小微企业受困融资难
小微企业融资难一直是一个困扰发展的难题,昨天宜信公司在上海发布的《2011小微企业调研报告——经营与融资》更证实了这一点。该报告是目前为止首份涵盖全国范围小微企业的调研报告,报告共收集36个城市共3231家小微企业的相关数据,涵盖了批发零售、住宿餐饮、加工制造、文化娱乐和信息科技等多个行业,深入发掘当前小微企业的经营、融资难题。
报告显示,44%的被访者认为筹资扩张困难,是制约小微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从融资渠道看,小微企业目前仍较多习惯通过亲友借款的形式获得资金,被访者中有54%选择亲友借款,曾申请贷款的企业仅占30%。
之所以申请贷款的比较少,主要是小微企业办理贷款时往往不能提供大量规范的申请资料,小微企业主普遍感觉贷款手续复杂,时间很长。34%的被访者认为手续麻烦是未申请贷款的原因,占比最高;19%的被访者认为是缺少抵押物;17%的被访者认为是缺少担保。
从融资金额需求看,多数小微企业的资金缺口较小,被访者中有64%表示其日常资金缺口额度在10万元之内,94%的企业资金短缺额度不超过50万元。
各方推出积极措施
宜信公司这份报告,通过对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现状的深入分析,也为未来的金融改革提供了依据。宜信公司建议,民间金融渠道更多参与小微企业融资,这是传统金融体系的补充,可以形成多层次适应不同需求的金融服务体系。
目前,各方也在努力化解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从主渠道看,银行今年一季度对于小微企业的贷款增速较大。据央行昨天发布的数据显示,2012年3月末全部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57.25万亿元,同比增长15.7%。一季度增加2.46万亿元,同比多增2169亿元。央行表示,一季度的贷款投向,企业贷款增速继续回升,流动资金贷款同比持续多增;小微企业贷款稳步增长。
3月末,主要金融机构及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城市信用社和外资银行人民币企业贷款余额37.24万亿元,同比增长15.2%。其中,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0.38万亿元,同比增长20.5%,比同期大、中型企业贷款分别高8.6个和6个百分点,比全部企业贷款高5.3个百分点。
与此同时,沪深交易所也在积极准备推出针对中小企业融资的私募债券。中国证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昨天表示,上证所、深交所已经起草了中小企业私募债试点办法,正在履行报批手续。发行此类债券,有利于改善中小微企业的融资工具和途径,初期在中小企业比较集中的地区进行,如浙江等省市。
看来,目前各方都在推出积极措施,解决小微企业的融资难问题。为宜信报告提供学术指导的清华大学教授刘鹰博士昨天呼吁全社会一起行动,贡献各自力量,助力小微企业成长。
本报记者 连建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