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在日中国人人数自1977年以来首次出现负增长,减少了12285人。不用说,当然与3·11地震和福岛核电站有关。
一年过去了,那天的情景还清晰如昨。当时我正在接一个读者的电话,她说她儿子大学三年级却把自己关在房间很长一段时间不去上学了,她诉说得十分悲戚。感觉到地震时,我以为与平时地震一样属于“狼来了”的范畴,所以她继续诉说我继续嗯啊,但是晃了很久都不停,并且越晃越厉害,她不说话了,喊了声“地震”,我说现在先挂了电话以后再说好吧,然后跟着同事,从楼梯下去。站在街上仰望大楼摇晃,等晃停了,我们上楼,见一个书架彻底倒了。但以为可以继续办公,那时我电脑的MSN安然闪亮,我给国内亲戚打出“地震,不过没事”。
惊魂未定中,余震又来了,于是我们下楼。如此反复数次。我也曾抱着一线希望往地铁站走,最终发现徒然。在确认家人都平安后,我气定神闲地吃了刀削面,喝了咖啡,回报社开电脑。我记得夜里11点还写了报道上传到报纸网站,并在信箱里看到多年不联系的国内同学旧友发来的问候。那夜余震不断,想想还是蛮心有余悸的。当时只等着地铁通车。凌晨4点多,东西线通了,我在清晨6点到家,家中书架里的书也掉出来不少,看上去有点狼藉感。
当时我们只知道地震级数比较大,伤亡人数会比以前多。但并不知道,海啸和之后的核泄漏,将给日本带来黑云弥漫的世界末日感。
我的朋友陈骏说,如果真的世界末日来了,希望是日本这个样子。他是指,那样有条不紊、那样有秩序。
在《乱世佳人》电影里,有一个镜头,是男主角带着女主角乘马车逃离,说,现在还有秩序,一会儿没有秩序了就更完了。而日本,仿佛会将秩序延伸到世界的尽头。
这样一个地方,在我眼里,就始终有希望。
地震后每次回香港探望母亲,我的舅舅都要对我说同样的话:你们快点回香港算了,还是香港好,东西又好吃。我告诉你,日本太危险,就像在鹅卵石上修房子,非常之不稳定……
最近,又有七级地震预言让人担忧。这时候我总是想起我舅舅那个鹅卵石的比喻。
经济不景气,地震预言还不消停。人们犹豫要否回国确合情理,去留都是个人选择并无对错。每人都找到自己最舒心的日子便是最好。从我个人来说,基本是不会移动了。
多么险恶的自然环境,都有人生存。何况日本山清水秀,四季明媚,还有冲绳供我作老后悠闲的遐想。而我所恋恋的油条豆腐脑麻辣烫诸如此类,如今也很方便都能吃到。今天在有乐町吃了一碗味道好极了的羊肉泡馍,拿回女友烤的点心。我擦了擦嘴,写完这几个字。最后,去年因地震中断了电话的读者,如果看到文章,也祝福你,你看,比起那场地震海啸,小孩有一阵子不好好上学,就不算什么大事了吧。我们活着,我们幸福每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