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门口新开了一家鱼具店,没事的时候我进去逛了一次,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琳琅满目的钓鱼工具让我突然意识到原来钓鱼竟然可以做得这么专业。相对之下,我儿时的钓鱼简直上不了台面,纯粹是自娱自乐。
我不知从几岁开始喜欢上钓鱼的,反正只记得每当看到大人们扛着鱼竿去邻居家的池塘里钓鱼,我心里便如爬进了数只毛毛虫,痒得不行,人随即变得蠢蠢欲动起来。
搁在屋檐下的那根鱼竿是我自己做的,尽管很粗糙但却很实用。其实,做根鱼竿再简单不过了。先到镇里集市上买一个鱼钩和一截两米见长的玻璃丝,把它们牢牢地系在一起,用剪刀将一根羽毛的根茎剪成数段,最好是用鹅毛,因为鹅毛的根茎比较粗壮,将它们一一地穿在鱼线上,再拎着斧头到自家的竹园里选一根细长一点的竹竿,修去多余的枝杈,将鱼线系在细小的一头,一根简易的鱼竿就算大功告成了。
钓鱼是需要诱饵的,我用的诱饵就是乡下遍地可见的蚯蚓。乡下的蚯蚓特别多,随意翻开房前屋后的破砖烂瓦,随处可见惊慌失措拼命逃跑的蚯蚓。用作诱饵的蚯蚓个头不能太大太肥,肥瘦要适中,否则,穿在鱼钩子上像是在水里扔了一串又肥又涨的“肉葫芦”,白白地送给鱼当点心吃。
蹲在池塘边,小心地将放在瓶里的蚯蚓倒出一条,估算着鱼钩的长度,掐取其中一段,用掌心将蚯蚓拍晕,然后小心地将鱼钩从它的尾部穿起,直至整个鱼钩都被蚯蚓所包围。在放入池塘之前,还吐上一口吐沫。据大人们说,吐沫可以使蚯蚓在水中看起来更加鲜亮,鱼儿更容易上钩。
选择好一点的钓位很有讲究。春秋两季一般选择向阳的地方比较好,毒日头下最好选择有树荫的地方下钩,道理很简单,生活在水下的鱼儿和地面上的人一样,都喜欢在舒适爽润的地方活动。
钓鱼最考验人的耐性了,儿时的我耐性比不上成人,刚开始一两个小时还可以坚持,端着鱼竿,站在池塘边,眼睛一动不动地盯住鱼浮,生怕一眨眼睛就错过了鱼儿咬钩的机会。但一旦鱼儿长时间不上钩,人就会失去耐性,浑身像长了跳蚤似的,站不稳立不住的,需要放下鱼竿,四下走动一下。经常令我气愤的是,当我在的时候鱼儿死活不上钩,一旦我稍微离开了一会,回来再拿起鱼竿一看,蚯蚓早已被鱼儿啃得干干净净。
每种鱼的脾气不同,它们咬钩的方式也不尽相同,比如性格温和的鲫鱼,它会先试探几下然后再下口,鱼浮会上下一沉一浮的,如此几下之后,它才会拖住鱼线直跑。脾气暴烈的黑鱼则不管不顾,看到蚯蚓咬住就跑,鱼浮会猛地向下一沉。只要抓住机会提竿,保管能把它们钓上来。
鱼钓上来的最多就是乡下最为常见的鲫鱼,大的有两三斤,小的只有铜钱大小。有时也能钓得到青鱼、黑鱼、大头鲢。当然我也看到过人家钓到过草虾、泥鳅、鳖、白鳝等等稀罕物。我还听说有人钓到过水蛇,这个我没有亲眼见过,只是耳闻而已,我想也不大可能吧,因为据我了解,水蛇是不喜欢吃蛐蟮的。
在鱼具店老板的热心介绍下,我有一点心动,有想拥有一套专业的钓鱼工具的冲动和欲望,但转念一想又很快否定自己这个不切实际的念头,有了这些物什,在市中心里又有几个地方可以下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