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谓“久不注意”?出典于蔡元培所撰、马叙伦正书的《甪直保圣寺古物馆记》石碑中的一句话,其中说到,相传由唐代雕塑家杨惠之所塑的十八罗汉“久已不为世人所注意”。
到1922年,这十八罗汉由顾颉刚、陈万里探险发现,并摄影公之于众,特别注意此事的是胡适。翌年蔡元培与周峻订于7月10日在苏州留园结婚,胡适“驰书见告”蔡元培,还认为发起保存这堂罗汉是可作为蔡周师生恋的一种特殊的“新婚纪念”。惜乎这对新伉俪十日后即访欧游学,“唐塑保存会”竟一直到1929至1930年间才由叶恭绰牵头成立。更令人十分遗憾的是,1928年寺庙大殿半边坠塌,“一堂罗汉”只幸存了9尊变成“半堂罗汉”。也许是毁了半堂,世人才更加珍惜那幸存的半堂吧,当年民国教育部点头出了大洋壹万圆,江苏政府也出资叁仟,其他则由上述的蔡、马、顾、陈诸公响应,并发起民间捐募。那篇《记》中特记了古物馆由知名建筑家范文照设计,半堂弥作珍贵的古罗汉壁塑则由行家里手江小鶼修复。
笔者以为,今天该注意的是:记载九十年前的可纪可念、亦喜亦悲、不该健忘的“轶事碑”,有朝一日也会“久已不为世人所注意”。近日,笔者到甪直,有意寻访石碑,竟然一问三不知,难以找到;后来到隔壁叶圣陶纪念馆参观毕,折回保圣寺时,发现那里有个不起眼的“碑廊”,我从内容互不相干、大小形态不一、数量不多、嵌于廊壁的碑中,竟然觅见到了蔡撰马书的《甪直保圣导古物馆记》。
昔称“古物馆”,今谓“保圣寺”,早在1961年3月4日,就由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于寺前刻石立碑。进得保圣寺内,并无照明,花了价格不菲门票者难以看清半堂罗汉的精妙之处,更不要说弄明白考古学家争论其是唐塑还是宋塑谁更有理据?无论如何,甪直声名远播,多少也与杨家塑罗汉有关,如今当地政府总该更加自觉地注意保护稀世古物,当运用现代化的高科技手段,使其更加安全可靠、持久无损。可是,目前现状似乎不容乐观,半堂罗汉既无防尘防火防盗的设施,也没见到安保专职人员驻守或巡逻,难道只有靠罗汉自己保佑自己?
笔者注意到,当地新建了一个“江南文化园”,占了不少地,花了不少钱,更莫名其妙的是,进园之处弄了个超大型铜塑,下面三个“元通宝”大铜鈿鼎之上立起一个紫铜圆球,球上雕的是文化园全图还是“神州水乡第一镇”全景,确乎难以让人捉摸。如果把建造那些假古董的人力物力财力省不来,去切切实实保护好价值连城的保圣寺真古物,那该有多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