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20:职场方圆
     
本版列表新闻
     
2012年12月04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职场“拒升族”,你怎么看?
施淑洪
插图镜任
  很多人还在为升职挤破头,一些年轻人却潇洒地对升职说不。在某IT公司工作的80后赵立勇就是这样一个“拒升族”。他拒绝了所在公司给予的技术部经理职位,作为一名普通技术人员工作了6年,“与其在看似光鲜的管理职位上不知所措,我更愿意做擅长的工作”。

  有人认为,“拒升一族”不是因为不愿承担重任,而是因为害怕面对更复杂的人际关系。对于一些年轻人不愿意升职的做法,你怎么看?

  偶尔也有失落

  花眼(文员)

  我渴望成功,也喜欢加薪,但对升职没有饥渴的念头。不过,偶尔失落也是有的。

  比如,引荐新人时论资排辈,或是故友重聚时互问近况。如果在场者的姓名后面都带个“长”,而别人看你年纪不轻便不断打听“你现在也应该是某‘长’了吧?”,一旦听说没有官职,眉宇间流露出怜悯之色;或者明明与邀请者是很熟稔的关系,却因为自己名字后面缺个“长”字,就被从主桌挤下,忝列末席,心里难免有些酸水泛起。偶有冲动想厘清风气,大呼一声“没有一官半职就是失败吗?要知道,我在专业上也是很有成就的”!可碍于知识分子的清高,又总是不好意思振臂高呼,只能在心里自语一遍聊以自慰。这种百转千回,这种纠结难忍,非能与外人道也。

  为什么不追求升职?一来是小富即安,知足常乐;二来是明白,得到与失去,必然是天平上的两端,得到多少,就会失去多少。欢欣于得到,还是遗憾于失去,就看你在乎的是什么了。

  我的身边也有少数工作能力得到交口称赞,却一辈子都在基层的同事。有人说,是他们不想放弃专业追求;也有人分析,是他们太刻板正直、不通人情世故,所以当不了官;还有人说,他们之所以宣称自己不想当官,是因为知道自己升职无望,索性赚个不贪俗物的好名声。

  我想,这些分析可能都有道理,但我们又有何必一定要把其中的道理探究清楚?这种打破沙锅问到底的欲望,本身是否就是一种对“官本位”的认可?

  拿我自己来说,偶尔的失落并非真的对那张“老板桌”有多么由衷的热爱、渴望,而是因为社会对成功的评价体系太单一。在专业上拿点奖,得到些名望,在大众眼中皆是浮云,很多时候,甚至没有一个小小的科长头衔管用。莫言手捧“诺贝尔”又如何?在世人眼中,“地位”恐怕远不如一些作协主席——尽管,作协压根不是政府部门,作协主席从理论上说还算不上是什么官职。但是,“主席”二字仍旧要比那个老外“诺贝尔”能压得住台面。

  古人有云: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我则以为,不因无名而惶恐,不为斗米而变节,才能做一个洒脱的人——人生不过短短几十年。富也是过,穷也是过;显赫也是过,平凡也是过。过日子,每个人有每个人的过法,关键是要过得开心,过得有意义。

  位子越高活得越累

  木铃(公务员)

  在我近20年的工作生涯中,做基础工作任劳任怨,蒙领导垂怜赏了一个组长的职位,我诚惶诚恐半天,还是婉言谢绝了。不是我有多清高或多傻,而是我不认为升迁有什么好。我是搞技术出身,若是搞管理,那是另一行饭,我吃得不香。

  我带的一个新人,1982年生,是独生子女,父母都是高干。单位搞后备干部竞选,我鼓励他参加。他摇摇头说,他不喜欢做干部,他喜欢自由,没有约束。我说,没人约束你啊。他说,不,做干部整天伺候比自己大的干部,没完没了地开会视察和应酬,没有自己的时间。他父母都是干部,没时间陪他,他打小就是一个人在家,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他这辈子最大的愿望是不做官,每天回家陪老婆孩子。

  这孩子,委屈受大了,大到他要用一辈子反对一件事情。

  刚看过冯仑的一篇文章,说明星没有老百姓幸福。明星早早成名,赚很多钱,高消费,到了迟暮之年,不再走红了,再也供不起自己高消费了,心劲儿就低落了。而百姓的幸福都是掌握在自己手中,越积累越多。

  拒绝提升,跟这个道理大同小异。老百姓退休了,走到哪都有朋友。当官的二线就开始失落,退休了失落就更多。他们走不进普通百姓的圈子里,可孤单寂寞又实在难熬。

  中国式应酬也是害人,拖沓冗长繁杂,还糟蹋钱。只要做了官,从芝麻粒大开始,就得懂应酬善交际,把上级领导巴结好了,争取提拔到更高的位子上去。到了更高的位子,继续巴结应酬,谋求更高的位子。没完没了的追求,没完没了的应酬。领导下班没走你不能走,惴惴地等着,随时待命。有一哥们身处接待要职,有一晚安排了四批领导到本市金字招牌的洗浴中心洗澡,最后自己实在是不愿意脱衣服了,便在外面候着,这一候就候到次日凌晨3时。

  普通职员不一样,完成本职工作,到点可以下班,找心爱的人约会,或者跟老婆一起窝在床上看电视,再或者找个至交好友小酌几杯叙叙旧。提拔后貌似风光了,有地位了,人脉更广了。但是,人不自由了。

  一箪食一瓢饮,足矣。位子越高,活得越累。一个朋友做生意赚到了不少钱,在高档社区买了套别墅。他说,警车一响,我们小区就有人打哆嗦;唯有你这样的,自由自在,吃嘛嘛香。他的话稍微麻辣了点,但好像也有几分道理。

  有些升职没“钱”途

  邱婷(电信业)

  有升职的机会自然要争取,若是明摆着的好事,只有傻瓜才会无动于衷。

  但是有时候,晋升并不一定是件好事,尤其对于某些岗位的某些人来说,升职并非最好的选择。

  小张进公司以来一直勤勤恳恳,数年时间里迅速成长为技术骨干。在公司的一次改革中,小张被提拔,成了部门经理。

  芝麻官也是官,坐上经理的位子,就得注意形象。小张花钱买了西装,取代了平日的休闲衫;午餐吃饭的地点,也从小吃店换成了带有包厢的小型餐馆——应酬多了不少,很多工作还得酒桌上去谈。

  公司内部中层干部的会议很多,开会的通知总是突如其来,会议时间还总在下班后,导致小张经常无法准时回家。以往,小张还能靠自己的技术在网上接几个私活,现在却渐渐地与“猪八戒”和“威客”们疏远了。

  俗话说,权力越大,责任也就越大,这话真是一点不假。

  掌握了部分权力,手底下还管了不少人,压力自然随之而来。小张每天都绷紧神经盯着手下人的工作状况,不但得防止他们出差错牵连到自己,还得督促每个人尽快赶上项目进度。遇到矛盾得从中调解,部门项目奖金得想出最佳分配方法。这些事都令他头疼。

  年底考评,小张虽为管理层,却拿不出个人的销售业绩,在绩效评定上低了几分——这一分分可都是与钱挂钩的。公司的基本工资按照岗位等级,小张这个部门经理的岗位相对于原岗位来说提升的并不多。最后林林总总一算,工资与原先相差不了多少。

  总体算下来,小张还是觉得亏了。现在的他,又回到了原来的岗位上,穿回以前最爱穿的休闲衫,上班时学习新技术来提升自己,没特殊情况就准时下班,偶尔回家接点私活。生活又恢复了原样。

  其实,有时候拒绝升职并非是真的不想升职,而是害怕落入体制的陷阱——看似高升,实际上不如原来的位置。而且,用个人的自由来换取些许权力,也并非所有人都愿意。

  “憨儿”的职场奇迹

  东边有雨(职员)

  杨明原是我的同事。小伙子硕士毕业于国内著名大学,工作能力超强。在与他同期到单位工作的人员里,杨明是出类拔萃的。

  两年后,杨明被提名为技术部副部长,负责公司科研项目的申报和管理工作。对于这个令人垂涎的职位,杨明公然说“NO”,这也让他多了个外号——“憨儿”。

  拒官的杨明,照样踏踏实实醉心于设计工作,眼看着业务能力不如他的同事升职,他照样沉得住气。几年下来,和杨明同期到单位参加工作的人,不是升职就是调离,只有他还在一线做技术工作。

  5年前,杨明突然跳槽去了一家独资企业,应聘职位是技术总监。我羡慕杨明得到了薪酬高得令人咂舌的工作,他却坦言对这家公司的先进技术更感兴趣。我问杨明:你不是不愿意做领导吗?怎么忽然间跳槽去做管理了?他“嘿嘿”一笑,说:“我在咱单位不愿意做管理工作,一是我们这样的企业人事关系复杂,以我这样的性格,工作起来肯定难度很大,不如老老实实做点技术性工作,积累经验;二来我刚出校门,掌握的知识有限,没有工作经验就浮在上面,对将来的发展没有好处。现在我积累了足够的经验,有能力应付最复杂的技术问题,既然有这样一个岗位适合我,我当然愿意试试。”

  我突然明白了,杨明的“憨”,不过是对于自己既定目标的执着。他原先拒绝升职,是清楚地知道自己刚能“走”得顺利,还不具备“跑”的能力。他不愿意被“拔苗”,这也是一种智慧。

  职位是一种诱惑。当一个人沉下心来,心无旁骛地做事情的时候,在别人看来或许有点傻,其实是走了一条成功的捷径。就像《士兵突击》里的许三多那样“不抛弃,不放弃”,苦练基本功,一心只做合格的士兵,终成为万里挑一的特种兵。

  不想当元帅的兵

  芝墨(职员)

  有句名言说道: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

  然而,元帅不是那么好当的。首先,士兵必须拥有雄心壮志,为自己确定一个想当元帅的目标。其次,必须具备领导意识,有统率才能。再次,为了实现当元帅这个梦想,士兵需要脚踏实地,从一兵一卒做起,经过努力,经过奋斗,从各项考核中脱颖而出,才有实现这个梦想的可能性。

  无疑,一个想当元帅的士兵,是积极乐观的,是蓬勃向上的。可是,如果人人都想当元帅,谁来做士兵呢?一个没有士兵的元帅,还是元帅吗?

  士兵想当元帅没有错。但是,如果没有过硬的本领,势必会陷入“高处不胜寒”的窘境。

  职场上“拒升族”,与其在不熟悉的岗位上摸索前进,还不如在现任的岗位上原地踏步。至少,他可以活得潇洒,过得舒心,不必承受升职带来的压力。

  也许有人会说,这是不求上进的表现。我倒觉得,他认清了自己的方向,也知道自己的需求。“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不是不求上进,而是领悟了生活的意义,也领悟了生命的真谛。

  2012年浙江省高考语文的作文题是《坐在路边鼓掌的人》,作者笔下的女儿成绩平平,志向平平,却赢得了全班同学的赞美和欣赏。她说自己不想成为英雄,只想成为坐在路边为英雄鼓掌的人。

  文中的女儿就如一个不想当元帅的士兵,她选择了一条平坦的道路,并且会面带微笑地、坚定不移地走下去。这种选择看似平凡,却比那些想要在布满荆棘的道路上开拓创新的人幸福得多,也勇敢得多。

  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也是好士兵,正因为有了他们,元帅才可以站在自己的岗位上发号施令,也正因为有了他们,元帅才有了存在的意义。

  甘于平凡,不是傻,也不是笨,而是对生活有了全新的认识,甘于平凡。

  本版整理  施淑洪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评论
   第A05版:焦点
   第A06版:广告
   第A07版:综合新闻
   第A08版:科教卫新闻
   第A09版:民生新闻
   第A10版:社会新闻
   第A11版:法治新闻
   第A12版:早间点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文娱新闻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文娱新闻
   第A20版:体育新闻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体育新闻
   第A23版:财经新闻
   第A24版:财经新闻
   第B01版:长三角
   第B02版:长三角/社会·生活
   第B03版:长三角/文化·旅游
   第B04版:夜光杯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连载
   第B07版:阅读
   第B08版:广告
   第B09版:旅游·城市
   第B10版:旅游城市/精华路线
   第B11版:旅游城市/诗意居住
   第B12版:旅游城市/游天下
   第B13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14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15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16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17版:资讯生活I旅游
   第B18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19版:广告
   第B20版:职场方圆
   第B21版:读者俱乐部
   第B22版:读者俱乐部
   第B23版:读者俱乐部
   第B24版:读者俱乐部
职场“拒升族”,你怎么看?
欢迎来帖
员工健康管理
新民晚报职场方圆B20职场“拒升族”,你怎么看? 2012-12-04 2 2012年12月04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