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成了名人了
莫言顶着风雪步行抵达发布会现场,身着黑色风衣、黑色西装,打着宝蓝色领带,颈围灰色围巾。
在被问及获奖后的生活所发生的变化时,莫言轻松地表示,对他个人来讲最大的变化是过去骑着自行车在北京街头没有人来理睬,前几天他骑着自行车在北京街头走,好几个年轻姑娘追着他照相。“我一下知道,哦!我成了名人了。我得奖后马上说过,我希望大家把对我的热情,转移到中国广大的作家身上去。也希望由阅读莫言一个人,转移到更多人的作品上去。”莫言说,获奖是个人的事情,诺贝尔文学奖从来都是颁给一个作家,而不是颁给国家,但他相信自己的获奖会引起中国读者关注文学,也希望他的获奖能对中国文学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仍是农民儿子
莫言坦白说,诺贝尔文学奖刚公布时,他的确有点不适应。网络上很多对他的议论和批评,让他感到很生气,后来渐渐感觉到大家关注议论批评的这个人跟他本人没有什么关系,很多人在用他们丰富的想象力塑造着另一个莫言。“所以我是跟大家一起来围观大家对莫言的批评与表扬。”
说起财富和生活,莫言用自己父亲的一句话回答:“莫言是农民的儿子。得奖之前是农民的儿子,得奖之后仍然是农民的儿子。”他说自己看着好多人追着他签名都觉得有点奇怪,“我是一个非常谦虚的人,我知道我的水平到底有多高。我今后还想继续保持这种谦虚的本色。”最近有财富榜公布他今年收入了2150万元版税,莫言说自己后来到银行去查了一下,“哪有那么多,我不知道钱都汇到哪里去了。”
打破诺奖魔咒
莫言11年前去过斯德哥尔摩,当时也有几个朋友带他参观了瑞典的皇宫和颁发诺贝尔文学奖的地方。莫言说,当时他的朋友开玩笑说:“你好好写,将来也可能得奖。”他当时心里也说是,“我要好好写,也争取站在这里领奖。”现在他来到这个地方领奖,心里除了高兴还有很深的惭愧,世界上还有很多好的作家应该得到这个奖。“另外我觉得我写得还是不够好,我需要继续努力。”莫言说,现在自己最希望回到书桌前坐下写小说,“有人说一个作家获得诺奖后他再也写不出好作品了。但也有很多优秀的作家打破了这个魔咒。我要努力加入这个优秀作家的行列,打破这个魔咒。”
三支烟的关系
莫言得奖后与诺贝尔文学奖评委马悦然的关系也引发了很多争论,莫言澄清说,自己跟马悦然目前为止总共见过三面——“第一次在香港中文大学翻译研究中心,我们在一起抽了一支烟。这支烟是我给他的。第二次见面他给我一支烟。第三次,在北京大学见面我又给了他一支烟。马悦然就是三支烟的关系,他多收了我一支烟。”莫言说,马悦然先生对中国古典文学的理解是他非常敬佩的。“马悦然他公开发言,经常批评我,说我小说写得长。我回答他说,我就要写这么长,哪怕剩下一个读者,我也要这么写。”
本报记者 夏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