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8:文娱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徽腔京调交响演唱会昨在沪亮相
~~~徽腔京调交响演唱会昨在沪亮相
~~~徽腔京调交响演唱会昨在沪亮相
~~~徽腔京调交响演唱会昨在沪亮相
~~~徽腔京调交响演唱会昨在沪亮相
~~~徽腔京调交响演唱会昨在沪亮相
     
2012年12月07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徽京同台演 一脉千秋传
徽腔京调交响演唱会昨在沪亮相
王剑虹
■李炳淑正在演唱 胡晓芒 摄
  本报讯 (记者  王剑虹)“一脉千秋——徽腔京调交响演唱会”昨晚亮相上海大剧院,演出汇聚了国家京剧院、上海京剧院、安徽省徽剧研究院的名家名角新秀。这台可听性、可看性和知识性兼具的演唱会由上海爱乐乐团担任伴奏,邀请了一批京剧名家名角学唱徽剧,每一段唱腔都配有顶级制作团队制作的多媒体影像。

  形成于明代中叶的徽剧是一个多声腔的剧种,当年徽班走遍天下、广结艺缘,因而全国有数十种戏曲剧种都或多或少受到过徽剧的影响。十八世纪的“徽班进京”催生了昆、梆、徽、汉诸腔在北京这个特定地域和人文环境中相互吸收、相互竞争的繁荣局面,最终促成了京剧的形成。不过作为京剧“母体”之一的徽剧,如今的生存、传承现状却甚为艰难。安徽省徽剧研究院院长李龙斌告诉记者,现在徽剧的商演已经非常少,主要是大型活动、节庆等重要场合拿出来“展示”一下,不少徽剧演员都在演话剧、儿童剧。李龙斌直言,徽剧变成“非物质文化遗产”后往往给人“老得不行了”的感觉,而他希望能让徽剧“活在生活中而不是活在记忆中”。上海京剧院院长、此次演唱会的总导演孙重亮则用“反哺”这个词来描述这次演出。

  昨晚的演出以上海京剧院青年演员演唱的戏歌《一支红烛照千秋》开场。接着登台的徽剧老艺人表演了徽班锣鼓并伴随着工尺谱吟唱,再现了200多年前徽班作场打闹台的演出风貌。演唱会的上半场邀请了尚长荣、李炳淑、李军、王珮瑜等京剧名家名角和新秀演唱徽剧。王珮瑜演唱的“花拨子”轻松明快,徐建忠演唱的唢呐二黄激昂高亢。而同样是高拨子,尚长荣的《水淹七军》和李军的《告御状》又有着不同的韵味。来自安徽省徽剧研究院的罗丽萍、汪育殊则向观众展示了《马嵬情》中的一段青阳腔。演唱会的下半场是京剧部分,邀请了国家京剧院的于魁智、李胜素,上海京剧院的安平、史依弘等名家名角演唱。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综合新闻
   第A04版:评论
   第A05版:焦点
   第A06版:综合新闻
   第A07版:科教卫新闻
   第A08版:广告
   第A09版:民生新闻
   第A10版:社会新闻
   第A11版:法治新闻
   第A12版:早间点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广告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目击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文娱新闻
   第A20版:专版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体育新闻
   第A23版:体育新闻
   第A24版:财经新闻
   第A25版:财经新闻
   第A26版:深度报道
   第A27版:专版
   第A28版:广告
   第A29版:新民环球
   第A30版:新民环球/博览
   第A31版:新民环球/论坛
   第A32版:新民环球/人物·社会
   第B01版:家庭周刊
   第B02版:家庭/女性世界
   第B03版:休闲
   第B04版:休闲/全家乐
   第B05版:阅读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夜光杯
   第B08版:连载
   第B09版:现代家居
   第B10版:现代家居/实用谋划
   第B11版:艺术家具专版
   第B12版:新智
   第B13版:生活/数字世界
   第B14版:E生活/数字家庭
   第B15版:E生活/家电生活
   第B16版:E生活
莫言身兼“双重身份”
上海成立企业家书法联谊会
“心如巨石,风吹不动”
四个演员撑起全场
徽京同台演 一脉千秋传
梨园欢歌“国音颂”
新民晚报文娱新闻A18徽京同台演 一脉千秋传 2012-12-07 2 2012年12月07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