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4:评论
     
本版列表新闻
     
2013年01月17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逃票与卖菜
吴 强
  吴 强

  最近两则上海本地新闻对比起来读很有意思:

  一条讲网上视频爆出上海地铁遭遇“疯狂逃票”,一分钟内有16个人钻过闸机,给人感觉是上海地铁逃票现象已经猖獗到无以复加;

  另一条讲在试行无人售菜摊点近一个月后,蔬菜专业合作社又新开出3家,因为发现95%的顾客都很讲诚信,无人售菜点开得出来、也开得下去。

  如果要直接从一种现象就跳到一个结论的话,那么,根据前者,结论自然是上海人,或者在上海的人,非常缺乏诚信,地铁票价也就几元的事情,还要这样逃;而如果根据后者,结论正相反,你看,无人售卖蔬菜,并未一抢而空,以至于合作社满怀信心要再开3家——这世界上从来只有买错的,没有卖错的——上海人的诚信好得很,不是一般的好,是非常好。

  然而,这样匆忙得出的结论真的可靠么?为什么同样是几元钱,却反映出截然不同的诚信状况?问题提得再明确一些:上海人,真的有那么诚信、或者说那么不诚信么?因为两者不可能同时为真,这只能说明一个事实,那就是两件事情恐怕都具有一定意义,但又都不具有本质性的意义。

  逃票肯定是不法行为,给运营企业带来票款损失,应该予以打击,这是其一定的意义所在;但记者采访大部分乘客的感受表明,相对于逃票行为,更困扰乘客的是正常持票进站的客流就已经对地铁运营造成巨大的压力。因此,一个视频呈现的内容又不那么具有本质性意义;

  无人蔬菜售卖表明大部分买菜市民能够经得起“考验”,相比较那种公共绿地的盆花一夜之间不翼而飞的现象,令人欣喜,这是其一定的意义所在;但毕竟时间还太短,只有一个月,点还太少,加上新开的也只有5个,因此,这一现象也不那么具有本质性意义。

  毫无疑问,不管是好事还是坏事,即便并不具代表性,也值得在一开始就予以分别对待:对好事,哪怕只是在起步阶段,也应该充分喝彩、鼓励、支持,时间长了,积小善而为大善;对坏事,自然也不能因为困难重重就放弃杜绝与打击。

  两则新闻告诉我们:对社会诚信度,既不能过分乐观,也无需过分悲观;诚信像罗马城一样,并非一天建成,而正来自一点一滴的“扬善弃恶”。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综合新闻
   第A03版:综合新闻
   第A04版:评论
   第A05版:焦点
   第A06版:广告
   第A07版:春运直通车
   第A08版:民生新闻
   第A09版:科教卫新闻
   第A10版:社会新闻
   第A11版:法治新闻
   第A12版:早间点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文娱新闻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广告
   第A20版:文娱新闻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体育新闻
   第A23版:体育新闻
   第A24版:体育新闻
   第A25版:读者之友
   第A26版:财经新闻
   第A27版:财经新闻
   第A28版:彩票看点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夜光杯
   第A31版:连载
   第A32版:阅读
   第B01版:军界瞭望
   第B02版:军界瞭望·人物
   第B03版:军界瞭望·战例
   第B04版:军界瞭望·兵器
   第B05版:好吃周刊
   第B06版:好吃/我家厨房
   第B07版:好吃/美食地图
   第B08版:好吃/优游食林
   第B09版:好吃/美食大观
   第B10版:好吃/美食点击
   第B11版:好吃/海上寻味
   第B12版:好吃/美食专列
   第B13版:市场之窗
   第B14版:市场之窗·广告
   第B15版:市场之窗·广告
   第B16版:市场之窗·广告
   第B17版:新民楼市
   第B18版:新民楼市
   第B19版:新民楼市
   第B20版:新民楼市
   第B21版:新民楼市
   第B22版:新民楼市
   第B23版:新民楼市
   第B24版:新民楼市
公共服务切忌玩“概念”
逃票与卖菜
转作风一定要让群众眼见为实
“线”代人
—— 你转一下不就进去了嘛
批评之道,朋友之道
新民晚报评论A04逃票与卖菜 2013-01-17 2 2013年01月17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