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办公
凯蒂·克里斯托尔现年27岁,5年前毕业于弗吉尼亚大学,现在阿灵顿教育咨询机构“教育第一”当顾问。
早晨,克里斯托尔把律师丈夫史蒂夫送出家门,然后吃早饭。吃过早饭,她走进兼做办公室和备用卧室的房间,坐在电脑前“上班”。这天上午,克里斯托尔要与住在不同州的5名同事通话,讨论业务。
在克里斯托尔看来,生活和工作不必分开,“从早晨起床就会想着工作,周末也会想着”。她每个工作日通常从早晨8时半工作到下午5时半至6时,有时工作到晚上10时半。晚饭通常和丈夫一起吃,饭后再工作一会。
克里斯托尔承认工作有些“超负荷”,但她说:“千禧一代想做能让自己保持激情的工作。”她觉得工作与生活之间不必要求绝对“平衡”,判断在家工作好不好,要看工作和生活两方面是否达到预期“效果”。
只要“在线”
克里斯托尔的妈妈曾是小学老师,生孩子后就放弃工作,直到最小的克里斯托尔13岁才重新工作,在一家儿童剧院做办公室经理。克里斯托尔从小就告诉自己不能做全职家庭主妇。
美国人过去对上班的理解是上午6时至9时间某个时候把车开到一幢写字楼,走进办公室,和邻桌同事打个招呼,茶水间里聊几句,在电脑前坐几小时,下午5时起身回家。
如今,发达的通信技术让克里斯托尔这样的年轻人足不出户就能搞定一切。她每天通电话约两个半小时,其余时间在电脑上阅读和写报告,用电子邮件与同事和客户沟通。工作之余,克里斯托尔学跳拉丁舞、练瑜伽,和丈夫及宠物一起享受生活。
克里斯托尔的工作模式并非特例。她所在机构“教育第一”共34名员工,分布在15个州及哥伦比亚特区,其中三分之二是女性,均在家办公。
32岁的珍妮弗·弗拉内克6年前创办了“教育第一”。她聘用员工不设地域限制,给应聘者提出的基本要求是每周工作40到50小时,保持在线。她允许员工自行制定工作进程,只要与同事共享日程表,以便协调。弗拉内克自己就是80后,所以她明白,如果年轻人一边工作一边还能兼顾个人生活中的重要事务,他们就会努力工作。
“移动”工作
埃米莉·古德斯坦29岁,毕业于乔治·华盛顿大学,现在为一家软件供应商工作。她选择这份工作的重要原因是公司允许员工灵活安排工作,这样她就不必为工作放弃爱好,包括商业摄影、写博客、与别人合编菜谱等。
古德斯坦的老板格雷斯勒说,“千禧一代”在乎工作氛围是否友好,喜欢以团队配合方式工作,擅长在“移动环境”中工作。“他们可能边用智能手机与客户通话边吃午饭,或者黄昏时与朋友喝几杯,然后回家继续工作。”她说。
50岁的格雷斯勒相当理解这种工作方式。她极少因为员工迟到或上班中途出去见朋友而不快。她还把一个房间设为妈妈休息室,女员工可以在此补眠,还在哺乳的妈妈可用吸奶器吸出母乳冷藏,给家中宝宝“备饭”。
格雷斯勒赞扬“千禧一代”女性更自信,“有时带着自负,但大多时候是(我年轻时候)没有的自信”。 欧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