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0:2013春运直通车
     
本版列表新闻
“反向购票”倡导多年 外来务工人员尝试者不多~~~
“反向购票”倡导多年 外来务工人员尝试者不多~~~
“反向购票”倡导多年 外来务工人员尝试者不多~~~
“反向购票”倡导多年 外来务工人员尝试者不多~~~
“反向购票”倡导多年 外来务工人员尝试者不多~~~
“反向购票”倡导多年 外来务工人员尝试者不多~~~
“反向购票”倡导多年 外来务工人员尝试者不多~~~
“反向购票”倡导多年 外来务工人员尝试者不多~~~
“反向购票”倡导多年 外来务工人员尝试者不多~~~
     
2013年01月27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反向购票”倡导多年 外来务工人员尝试者不多
接父母来上海过年不那么容易
金志刚
  这几天还没买到回家的火车票,希望就不是很大了,若改乘飞机则要花“大价钿”。于是,“反向购票接父母来上海过年”这种数年春运以来都在倡导的方式再次被热议。但对有些人来说,实际操作有难处。

  火车买票方便

  民航优惠多多

  春运特点是“单向流动”——节前从大城市流向中小城市及偏远地区动,上海始发的热门火车一票难求,而从外地返沪的列车却整节整节车厢空着。以上海到成都的L234次临客为例,去程旅客超过2000人,不少人只能站着;回程只有一两百人。所以外来务工人员如果过年留在上海,而让家里的亲人到上海来团聚,买火车票相当方便。

  民航也一样。上海出发航班满满,几乎全是全价;回上海则少人问津,票价超低。一些航空公司甚至推出“反向”过节套票,比如吉祥航空推出的亲情套票(节前从外地到上海、节后上海到外地),最低往返票价仅300元。

  老少路上不便

  在沪住房局促

  虽然“反向过年”的好处显而易见,但倡导多年,尝试者却不是特别多,其中有多种原因。首先,“有钱没钱,回家过年”是传统。回家不仅意味着家人团聚,还要走亲访友;其次,外来务工人员尤其是农民工,在上海的住宿条件一般比较局促,所以最热衷“反向过年”的往往是白领,“反正也就是父母来上海,挤一挤就行”;还有,“反向过年”的旅客不是打工者,而是老人和留守儿童,老小千里奔波让家人不能放心。在一个工地做泥瓦匠的九江小伙卫诚说:“让父母来上海,不是坐一趟火车那么简单,那边还要转车,坐小三轮、坐汽车的,不放心哪!”   本报记者 金志刚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上海两会·政府工作报告解读
   第A03版:上海两会·政府工作报告解读
   第A04版:上海两会·政府工作报告解读
   第A05版:上海两会·政府工作报告解读
   第A06版:上海两会·焦点
   第A07版:上海两会·关注
   第A08版:上海两会·民声
   第A09版:综合新闻
   第A10版:2013春运直通车
   第A11版:社会新闻
   第A12版:国际新闻
   第A13版:文娱新闻
   第A14版:文娱新闻
   第A15版:体育新闻
   第A16版:体育新闻
   第B01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B02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B03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B04版:星期天夜光杯·连载
   第B05版:星期天夜光杯·都市专栏
   第B06版:星期天夜光杯·读书
   第B07版:星期天夜光杯·国学论谭
   第B08版:星期天夜光杯·动漫
   第B09版:星期天夜光杯·影视地带
   第B10版:星期天夜光杯·民间收藏
   第B11版:星期天夜光杯·东方大律师
   第B12版:星期天夜光杯·百姓纪事
   第B13版:星期天夜光杯·上海珍档
   第B14版:星期天夜光杯·快乐作文
   第B15版:星期天夜光杯·市井故事
   第B16版:人才/招生专版
铁路虹桥站开设“空铁通”售票专窗
刷微博问票 发短信买票
三站客流一览
余票购买指南
春运日历
商务车厢仅5人售票处说“没票”
概 率
接父母来上海过年不那么容易
广告
新民晚报2013春运直通车A10接父母来上海过年不那么容易 2013-01-27 2 2013年01月27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