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家文
当心新家具甲醛超标
赵先生购买了一套组合家具,总价1.6万元。一个星期后,家具送到了家中,新颖亮丽的家具给新房增色不少,然而,赵先生打开橱门,一股刺鼻气味迎面而来,送货人员保证:新家具都是这样,过几天就会好的!可是,几个星期过去,家具异味仍然还是很浓,赵先生本人也开始出现严重的皮肤过敏症状,经多家医院检查证实系甲醛过敏反应。为此,赵先生将家具送到家具质检站进行检测,发现由于他的家具大部分采用的是密度板和刨花板等人造板材料,而人造板材质的选料和封边工艺没有达到要求,因此可能造成甲醛超标。经过检测,赵先生的这套家具甲醛释放量竟然高出了正常的标准值的1倍之多,属于不合格产品。
消费提醒:购买家具后,从有利于身体健康和防止造成室内污染的角度考虑,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一是新买的家具不要急于放进居室。有条件最好放在空房里,将柜门、抽屉打开,过一段时间再用;二是新装修的家庭购买新家具后,最好不要急于入住,应让家具里的有害气体尽量释放后再进入;三是人造板制作的衣柜在使用时一定要注意,尽量不要把内衣、睡衣和儿童的衣服放在里面。因为甲醛是一种过敏源,当从纤维上游离到皮肤的甲醛量超过一定限度时,就可能使人产生变态反应皮炎;四是夏天放在衣柜里的被子秋冬拿出再用时也要注意,里面会吸附大量甲醛,一定要充分晾晒后再用;五是在室内和家具内采取一些有效的净化措施。比如放置一些吸附材料,可以减少家具释放出的有害气体。
如何判定实木家具
姜女士在本市一家大型家具商场内看中了一套卧房实木家具,总价6.3万元。在购买时,销售小姐信誓旦旦地说:“这套家具只有抽屉的底部和衣柜的背部是用夹板材料,其他部分用的都是实木,特别环保,放在卧室最好不过。而且你放心,我们在合同上也会写清楚的。”于是,姜女士付了钱,签订了家具买卖合同。在合同上写清楚了:“基材是桦木、楸木,辅料是细木工板,五金材料是台湾品牌组装”。
一个月后,姜女士不小心将家具中的梳妆台面碰坏,发现台面使用的材料竟然是密度板。为此,姜女士十分气愤,自己花了6.3万元买回来的实木家具,竟然是掺杂了密度板的家具。
消费提醒:目前市场上的实木家具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纯实木家具,另一种是实木框架家具。
纯实木家具是用一种相同的木材做成的家具,框架、板材一般都用相同的木材。现在主要做实木家具的材料有:西南桦木、榆木、松木、樟木、胡桃木、水曲柳、橡胶木、杉木、柏木、红木、柚木等。
实木框架家具的框架是用实木,可视面(正面、两面)以及看不见的上面、背面、底面可能用人造板。对于实木框架家具,其框架用什么木材,板材用什么人造板,在销售时,都是必须标明的。
卖家具须提供使用说明书
董女士在上海某家具城内预订了一套餐桌椅,价格1700元,双方约定几天后送货。董女士当天付了定金700元,余款货到后再付。
一周后货到了,付款时厂方只提供发票、空白保修卡。但是没有《家具使用说明书》,对此送货人员说:“我们从来没有《家具使用说明书》。”经过再三要求下,对方才拿出一份空白的《家具使用说明书》交给她。送货人员称不会写字,竟然要求董女士自己填写《家具使用说明书》,被当场拒绝。双方争执之下,送货工人只得填写了厂名、联系电话,对于产品的材料、甲醛含量等内容均不愿意填写。由于说明书填写的内容与当初营业员介绍的不一样,董女士当场拒收了家具,并要求商场退还她的定金。
消费提醒:《家具使用说明书》应在家具出厂时由工厂填写,是家具使用和保修的有效凭证。根据国家规定,从2004年10月1日起,凡生产、出售家具必须同时向消费者提供《家具使用说明书》,这是一个强制性的标准,任何从事家具生产销售的单位必须严格执行这一规定。没有《家具使用说明书》的家具,日后一旦质量出现问题会给维权增加难度。因此,消费者在购买家具时要注意,厂家是否提供了《家具使用说明书》,以及是否按要求填写清楚了。
沙发质量差服务更差
刘先生到某家具店去买沙发,在选的时候,店员向他介绍了一款沙发。称这款沙发的坐垫是用新型材料填充,背部按照人体学的原理,坐上去特别舒服。刘先生看了以后也是觉得很满意,当即付了全款2万元。可是,用了两个星期后,刘先生发现沙发的坐垫及靠背多处出现了凹陷的现象,于是他立即联系了厂方。十天后,家具店经理和厂方技术员上门对沙发进行了检查,确认了确实存在问题,并表示将会尽快解决。但此后就没了声音。这一拖就是2个月,2个月后家具店经理打电话给刘先生,说沙发需要运回在外地的厂里进行质量鉴定,时间上可能还需要2个月。刘先生对这种方式不能接受,要求调换,但被拒绝。又过了1个星期,厂家再次派人上门维修。这次检查下来,维修人员认为沙发存在先天不足,当场修不好,要搬回商场维修。此后又是杳无音信。刘先生再次联系家具店,没想到对方极不耐烦地说:“沙发一次修不好再修两次,谁让你买的沙发有问题。”刘先生顿时无语,难道沙发质量不好,还是自己的错啊?
消费提醒:目前市场上的沙发主要有纺织面料(俗称布艺)沙发、人造革沙发和皮革沙发等品种。选购时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一是沙发的外形质量要求。沙发的外形应饱满匀称、高低大小适当,面料无明显色差,有条、格等花形的面料图案应相应对称。面料无破损、污渍、跳针等疵点。缝线无跳针或浮线。外露泡钉应排列整齐、无松动敲扁脱漆等缺陷;二是出木沙发的木制件加工要求。出木沙发的木制件要求不得有裂缝,松动;表面漆膜涂层平整光滑、色泽相似、无漆膜脱落现象;三是沙发的结构强度。选购时可以手摇沙发扶手、靠背无摇晃松动感或响声,用手摸沙发的座、背面部位,用力各揿压2~3次,手感平整,无弹簧摩擦声,并凭揿压力的感觉,估计沙发座面是否持久承受人体的压力。四是皮革沙发的皮革用料要求。行业中标准规定:标称为全皮革沙发的产品除沙发座面底部外,外表均使用天然动物皮革包覆。标称皮革沙发的产品规定沙发的座面、靠背前面、靠背上沿面和扶手内侧面和扶手上沿面均使用天然动物皮革包覆。五、沙发的主要尺寸要求。行业标准规定:沙发的座面高为360mm~420mm;座深为480mm~600mm;扶手高小于等于250mm;背高大于等于600mm。
“巴西红木”不是红木
谭女士1年前在家具展销会上看到了一个四门大衣柜,当时销售人员介绍,这个大衣柜使用红木为材料,既牢靠,又能保值。谭女士想想也有道理,于是付钱下了订单。很快,大衣柜就送上了门,发票上写着“巴西红木四门大衣柜”。过了半年,谭女士突然发现柜顶部中间有两块木板出现虫蛀,在联系后,厂方上门为她调换了木板。又过了3个月,衣柜顶部另外两块板子又出现虫蛀,厂方查看后称,不是虫蛀是木屑粉,让她继续观察。过了2个月,厂方再次上门查看后确认确实是虫蛀造成的,才将木板调换。可是,没想到过了3个月,大衣柜的中门也出现虫蛀现象。面对多次的虫蛀,谭女士想自己买的是红木家具,怎么也会被虫蛀。为此,她向相关部门咨询,没想到对方告诉她,“巴西红木”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红木,谭女士这才知道自己被忽悠了。
消费提醒:根据国家标准规定,红木共有紫檀木、花梨木、香枝木、黑酸枝木、红酸枝木、乌木、条文乌木和鸡翅木8大类33种。只有用这些木材制作的家具才是名副其实的红木家具。古夷苏木、卜宾格等深色名贵硬木产于巴西。由于它们也呈现红色,所以被一些不法经营者冠以“巴西红木”的美名来混淆红木,鱼目混珠,欺诈消费者。
贴木皮竟成贴条纹纸
张先生在某家具城购买了一套5件套的家具,在订货单上双方注明了“贴木皮油漆”,家具的款式、材质、质量以样品为准。送货后,张先生发现家具质量不太好,存在大厨缺少裤架、内抽屉油漆脱落、门面变形起壳等问题。经与厂方联系,对方退还了他250元以作补偿。
不料有一天,张先生的朋友上门拜访,在看了家具后告诉他,这套家具肯定不是贴木皮的而是贴纸家具。张先生愤而找到厂家,不料对方却说,贴木皮就是贴木皮条纹的纸,拒绝承担责任。
消费提醒:目前市场上贴面材料主要有4种:一是原木皮。常见木皮的色彩从浅到深,有樱桃木、枫木、白榉、红榉、水曲柳、胡桃木、紫檀等几种;二是合成木皮。分为原木复合木皮和纸皮。原木复合木皮用不同颜色的原木皮一层层叠起来,经树脂高压胶合形成木方,再从剖面切片,形成一条条不同颜色、不同木种的新型木皮。纸皮是用印刷纸纤维打成纸浆做成,再印上需要的木纹和花饰。三是塑制贴面皮。这类贴面为石化产品,表面经专用印刷机印刷木纹和花饰,背面备胶,须经过热压精密仪器胶贴才成。四是防火板。防火板贴面耐磨且不怕烫,有木纹、素面、石纹或其他花饰,多用于板式家具、橱柜等。
原木皮贴面,必须要做到贴木皮的表面要平整,不能起泡;木皮上不能有任何补色的痕迹;木皮的纹路密实,拼接与拼接之间没有任何缝隙,花纹要对得准,无论在一个平面上或是转角的地方,一块面上的木皮色差应很小。凡能具备上述3个条件,从制作工艺的角度看,才是很好的贴面家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