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3:全国两会·观点
     
本版列表新闻
教育部部长袁贵仁解读教育中国梦——~~~
教育部部长袁贵仁解读教育中国梦——~~~
教育部部长袁贵仁解读教育中国梦——~~~
教育部部长袁贵仁解读教育中国梦——~~~
教育部部长袁贵仁解读教育中国梦——~~~
教育部部长袁贵仁解读教育中国梦——~~~
     
2013年03月08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教育部部长袁贵仁解读教育中国梦——
每个人都应成有用之才
王文佳
  “我们教育的孩子应成为一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成为能够适应21世纪世界发展潮流需要的有用人才。”昨日,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全国政协教育界别联组会上,面对政协委员提出的“教育中国梦”,他用十六个字进行了总结: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终身学习、人人成才。

  他表示,目前教育部正在设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方案,就是要引导每一个孩子都能够有自己的选择空间,有自己的发展道路。“修更宽的路,多样的路”,让学生“选错了还可以踏过去”。

  义务教育  择校就是义务教育办得不好

  面对有关义务教育的提问,袁贵仁说,目前的义务教育只是让孩子有学上了,但要巩固义务教育的发展成果,义务教育是教育事业的重中之重,他表示,“教育要树立‘学生是本’的观念,没有学生就不要老师、更不要书记和校长了。”袁贵仁还具体介绍了义务教育阶段存在的问题,“比如择校收费问题,为什么择校?就是因为不均衡”。他说,2011年国家全面普及城乡免费九年义务教育,这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的一件了不起的大事,“但是我们还是低水平的,我们应当把义务教育办得更好。义务教育在我们国家,可以说到2020年前不会延长,至于以后,那是以后的事,我们肯定还是坚持九年义务教育。”

  民办教育  更多利用民间资本个人资本

  谈到民办教育,袁贵仁说,民办教育对中国的教育普及作了重大贡献,为教育改革做了积极探索,功不可没,“我赞同把民办教育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中,民办学校越多,政府越高兴”。

  袁贵仁同时表示,任何国家都不可能靠政府把所有教育办好,这是国际经验,也是历史经验,“我们要更多地利用民间资本、社会资本、个人资本”。

  “办一个公办学校的钱可以奖励十个好民办学校,这个道理很简单。”他说,实际上算一个基本账,不管是公办民办都是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都是培养社会建设的接班人。作为政府来说,民办教育越多应该是越高兴的事情。

  高考制度  现行高考不能取消但要改革

  高考是委员们关心的一个话题,袁贵仁说:“高考还是要考的,完全去掉了,谁占便宜?当官有钱的占便宜,穷人占不到便宜,所以不能取消。”他强调,高考是要改革。“改革现在的考试方式,使我们学生能够健康地全面发展,能够成为二十一世纪世界发展潮流所需要的有用的人才。”

  他说,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是最综合的改革,这涉及人才培养模式,教师教书育人和学生全面成长,涉及国家怎么选拔人才。要引导每个孩子能有自己的选择空间和发展道路,“选错了路还可以踏回去,可以修更宽的路,就像我可以坐一趟汽车,然后可以换乘火车,坐火车之后还可以换乘飞机,坐完飞机还可以换乘轮船。”

  教育改革  职能转变核心就是简政放权

  袁贵仁介绍,教育部结构调整和职能转变的核心就是简政放权,“简政放权就是放两个权:一个给省级统筹权,就是要使省级政府有更大的教育统筹权,因为中国太大,完全一刀切做不成;第二,所有政府要向学校放权,扩大和落实特别是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他表示,现在正在起草这两个相关的文件,配合这两个文件还有一个是中国教育现代化指标体系。

  他指出,给学校放了权也不是学校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教育部同时还在做一个人民群众满意的测评,这个测评包括测全国的教育、各省市县的教育和各学校的教育。这两件事情是一起的,就是要在放权的同时发挥政府的服务和管理职能。

  教育中国梦  有教无类立德树人是根本

  党的十八大第一次提出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

  袁贵仁认为,立德树人不仅仅是思想品德课,也不单是班主任、辅导员的事,这是整个教育的工作。最直接相关的就是思想品德、语文、历史、体育、艺术这五门课。他希望,从小学到大学把这些课统起来,从制定标准到编教材、到上课老师、到高考综合起来。

  有委员提问教育复兴的中国梦是什么,袁贵仁说,教育中国梦首先第一句是有教无类,“不分男女,不分民族,不分地域,都应当平等接受教育。”“第二句话:因材施教。因为不同的人,兴趣、爱好、特长不一样,他可以选这个路,也可以选那个路,这是老百姓的选择权。第三:终身学习。所有的人都要一辈子学习。”袁贵仁总结的教育中国梦,最后一句话是,“每个人都应当成为有用之才。”

  见习记者  王文佳

  (综合光明日报、央视等报道)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全国两会·热点
   第A03版:全国两会·观点
   第A04版:全国两会·关注
   第A05版:全国两会·关注
   第A06版:评论
   第A07版:综合新闻
   第A08版:科教卫新闻
   第A09版:广告
   第A10版:民生新闻
   第A11版:目击
   第A12版:社会新闻
   第A13版:法治新闻
   第A14版:广告
   第A15版:中国新闻
   第A16版:3·15专刊
   第A17版:3·15专刊
   第A18版:国际新闻
   第A19版:国际新闻
   第A20版:文娱新闻
   第A21版:文娱新闻
   第A22版:文娱新闻
   第A23版:体育新闻
   第A24版:体育新闻
   第A25版:体育新闻
   第A26版:财经新闻
   第A27版:财经新闻
   第A28版:职场方圆
   第A29版:新民环球
   第A30版:新民环球/社会
   第A31版:新民环球/论坛
   第A32版:新民环球/社会
   第B01版:家庭周刊
   第B02版:家庭/女性世界
   第B03版:休闲
   第B04版:休闲/全家乐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现代家居
   第B10版:现代家居/实用谋划
   第B11版:家装之窗
   第B12版:市场之窗·家电
   第B13版:市场之窗·广告
   第B14版:专刊
   第B15版:新智
   第B16版:新智/人与自然
   第C01版:新尚
   第C02版:城市品质
   第C03版:标志产生
   第C04版:美容扮靓
   第C05版:秀场故事
   第C06版:创意单品
   第C07版:新尚假日
   第C08版:明星潮事
每个人都应成有用之才
治超载不能只是司机“挨板子”
均衡“科普投入”提升公众科学素养
明星虚假代言要担责
农民工代表“接地气”
高等职业教育需增强吸引力
新民晚报全国两会·观点A03每个人都应成有用之才 2013-03-08 2 2013年03月08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