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歌剧表演中,有一个难点:由于男性生理声带的原因,唱男低音的,个头往往长得比较高;唱男高音的,个头往往比较矮。歌剧舞台上,扮演男主角的,多是男高音;扮演女主角的,多是女高音。如此男女搭配,不说相貌,仅就身高,男高音往往就压不住女高音,哪怕两位演唱得再好,总感到有所欠缺。出一个才貌双全的歌剧演员已经很难,而要出一对赏心悦目、实力相当的男女搭档,更是难上加难。老一辈的歌剧大师,包括卡拉斯,他们没有赶上传媒发达时期,主要活跃在录音中,而今不仅歌剧舞台依然热闹,而且还有高清电影和DVD的配合传播,我们能看到一流歌剧演出的机会已今非昔比。近年来,虽然也有几对比较引人注目的“金童玉女”,如墨西哥男高音罗兰多·维拉宗与俄罗斯女高音安娜·涅特布科、秘鲁男高音胡安·迭戈·弗洛雷斯与法国女高音娜塔莉·德塞、法国男高音罗伯特·阿莱尼亚与罗马尼亚女高音安吉拉·乔治乌……但是,真正在舞台上形成绝配的男女黄金搭档,似乎还未出现,直到最近欣赏到DECCA出品由安吉拉·乔治乌与约纳斯·考夫曼主演的奇莱亚《阿德里安娜·莱科芙露尔》,才真正令人拍案叫绝——绝配!
刚才说了,安吉拉·乔治乌与罗伯特·阿莱尼亚本来就是一对“金童玉女”,两人从同事、朋友发展到恋人、结婚,后又分手、又破镜重圆,其间的曲曲折折、柳暗花明,向来是乐界的谈资,俩人在舞台上的演唱也可说是势均力敌、配合默契、相得益彰,但阿莱尼亚总体形象不敌乔治乌,而他身高的不足,更一直是个软肋,有传言,每当阿莱尼亚与乔治乌配戏,都要穿上高跟鞋上台,尽管如此,先天的不足,是无法轻易弥补的。
现在由约纳斯·考夫曼与安吉拉·乔治乌配戏,一切水到渠成。乔治乌身材高挑,丰满婀娜,性感美丽,风韵迷人;考夫曼英俊潇洒,器宇轩昂,身材高过乔治乌半头。从形象上看,两人非常般配。乔治乌是位全能女高音,戏路宽广,而且罗马尼亚出生的女高音(包括东欧),往往有一个特点:音色如罩着一层朦胧的薄纱,即便是唱到最高音,也不会有刺耳的感觉。这可能与自然地域和民族生理有关。比如乔治乌的同胞、前辈大师伊莉亚娜·科特鲁芭斯,也有这样的音色特征。考夫曼虽是位德国出生的男高音,但他的长相、气质、音色,却富有拉丁民族的感性和性感(这是很少见的),尤善演唱情感强烈的角色,而且他的嗓音也带有一丝“沙音”,与乔治乌的音色正好相配。在《阿德里安娜·莱科芙露尔》中,有多段男女主角的二重唱,多层次表达了剧中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情感冲突,这也让乔治乌和考夫曼的演和唱有了用武之地。由MARK ELDER指挥的皇家管弦乐团和皇家合唱团的表现也非常优异,舞台导演DAVID MCVICAR以写真理念为主,重在展现17世纪风貌,乔治乌和考夫曼穿上当年的盛装,华美精致,光彩照人。演对手戏时彼此犹如通电,激情洋溢,倾情投入,火花四溅,动人心魄!在表演爱情场面时,比如激情拥抱和吻戏,两人如入无人之境,其逼真、细腻、炽热的感染力,完全不亚于电影表演,歌剧演到如此境界,在我的欣赏经历中,还是第一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