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识加林娜·维什内芙斯卡娅,是听她唱《战争安魂曲》,其中的女高音唱段,是布里顿于1962年为她量身定制的。我收藏着一张录音非常出色的Decca唱片,她的那句“隐藏着的一切都会出现,作恶者必将受罚”可谓“声”惊四座。后来看了《叶夫盖尼·奥涅金》的DVD,维什内芙斯卡娅演的塔吉雅娜唱得太好了,演得太美了。
去年12月,维什内芙斯卡娅在莫斯科逝世,享年86岁。媒体称她为“具有非凡魅力的歌剧演员”。维什内芙斯卡娅于1952年参加莫斯科大剧院举办的竞赛,当时她唱了拉赫玛尼诺夫和威尔第的咏叹调,成功入选莫斯科大剧院。她演的第一个重要的角色就是《叶夫盖尼·奥涅金》中的塔吉雅娜,那是在1953年10月。当时,她因为抱怨剧本写得差劲而几乎被剔除出演出阵容,但剧组最后还是同意让她按自己的意愿来演绎,结果维什内芙斯卡娅把这一角色演得栩栩如生、充满生机,深为观众喜爱。自此,塔吉雅娜成为她的招牌角色,29年后的1982年,她在巴黎举行告别演出时也唱了塔吉雅娜的片段。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是维什内芙斯卡娅的鼎盛时期,她出演了三十多部歌剧,如《鲍里斯 古达诺夫》中的玛琳娜,《战争与和平》中的娜塔莎以及非俄罗斯作曲家的歌剧如《阿依达》中的阿依达、《杜兰朵》中的柳儿、《茶花女》中的维奥莱塔、《蝴蝶夫人》中的巧巧桑等。在前苏联的政治环境下,她在歌唱生涯的顶峰时期到西方演出的机会不是很多,1961年和1962年她分别在纽约的大都会、伦敦的皇家歌剧院出演阿依达,1964年在米兰斯卡拉歌剧院演《杜兰朵》中的柳儿,均获好评如潮。
1955年,维什内芙斯卡娅和罗斯托波维奇结婚。他们住在莫斯科的一个条件很差的公寓里。据说,前苏联部长会议主席布尔加宁曾绕过维什内芙斯卡娅直接找罗斯托波维奇,意思是可以给他们换好一点的住房,但条件是维什内芙斯卡娅做他的情妇。多年后,维什内芙斯卡娅在她的自传《加琳娜:一个俄国的故事》中谈及此事,布尔加宁的企图没有得逞。她从小就是在异常艰苦的条件下长大的。1951年她患了肺结核,由于当时抗菌素十分紧缺,医生建议她切除受感染的肺叶。但这样的话她就不能成为职业歌唱家了,维什内芙斯卡娅没有听从医生的建议,她从黑市上买链霉素得以侥幸康复。
维什内芙斯卡娅政治观点的转变始于1968年8月,当时她和罗斯托波维奇刚到布拉格,恰逢苏联军队入侵捷克斯洛伐克。她认为这是自己祖国的耻辱。据说索尔仁尼琴的《古拉格群岛》的大部分篇幅,是他1968年住在维什内芙斯卡娅的乡间别墅时完成的。1978年,两人在国外旅行时被前苏联当局剥夺了苏联公民权。直至1990年,戈尔巴乔夫才恢复了他们的公民权。
两人都是肖斯塔科维奇的好朋友,他们为EMI唱片公司录制了精彩的唱片——肖氏备受折磨的歌剧《姆钦斯克县的麦克白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