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拥有大校军衔、博士生导师学衔的护理部主任张玲娟眼里,带领全院1576名护士连续5年在上海市护理质量检查获满分、连续4年在万人问卷调查中得第一确实不易,但让她更为看重的,则是分散在70个护理单元、以小护士为主的年轻队伍人人能学习,“术业有专攻”。
培养“专家护士”
“在我们这里,新进护士工作三五年晋升至护师以后,护理部为她们开设有不同专科的护理培训课程,通过考试发给相应证书,她就可以循着某个专业方向继续发展,成为‘专家’。比方说我们培养的‘麻醉专科护士’,医生懂的她都懂,护士会的她全会,负责诱导、苏醒,独当一面,在手术室颇获好评。”
张玲娟以数字分析说,长海医院护士中,初级职称占90%,外地招来护士占90%,聘用合同制护士占90%,与其他大型三甲医院相比,三者比例均明显为高。即便如此,在全行业人员紧缺、跳槽频繁的情形之下,最近几年里,长海护士的流动性却从每年12%下降了一半,其中还包括2%的内部淘汰率。她相信,是“护士有专长”令医患各方多赢。
泌尿科二病区护士长程欣当年就是一名“外来妹”。她向记者坦言,在这里做护士会多几份“稳定感”:一是管理严格、训练扎实,“几年萝卜干饭吃下来,基本功肯定就在那里,心里不慌了”;二是不管你军人还是平民、在编不在编、外地的还是本地的,业务考核、职称晋升、奖金分配都是一个“标准”;三是虽然业务有压力,但学习机会多,或者偏重管理或者偏重专长,每人都有发展方向。
摸索“护理路径”
在长海医院护理部,有一份关于夯实基础护理的“3年大练兵计划”记录。为深化优质护理,2008年,护理部梳理出口腔护理、吸痰、翻身、鼻饲、插胃管等50项护理基本操作内容,制定出操作规范,并将流程制作成视频发放给每个护士。轮回3年的技能练兵,要求护士长每年必“全考”,不同级别护士大面积抽考,每人都被考了不止一次!
另外两份让记者感兴趣的护理部“文件”,一份是细分成不同时间段不同项目的“基础护理执行单”,另一份是17个常见、多发、危重病种的“临床护理路径”。都说现在的护士只管打针、发药,长海医院护理部硬是将一级护理、二级护理中基础护理的内容上墙告示,如果需要刷牙、洗脸或擦身、洗头的,一日几次几点完成等等,都由患者或家属签名后记录在案。医生为规范治疗有“临床路径”,这里的护士也尝试着设计自己的护理“路径”,比方说心梗患者需要介入治疗,护士如何配合做好前期评估、中期护理及后期健康教育,以取得更好疗效。
一批又一批的程欣们就这样在摔打中渐渐成长了起来。一年半前,泌尿科病床扩容,程欣当上了“管”42张病床、18名护士的二病区护士长。记者去病区采访时,正看见她与刚进院两年的新护士小朱在一起“捣鼓”一篇小论文,讨论的是单孔腹腔镜下肾癌冷冻术后并发症的处理。“围绕这里医生开展的新技术,我们就有许多新的护理课题可以做,这就是我们的专业方向。”程欣说,仅仅像她们那样“新开病区”的护士团队,两年里已在核心期刊发了3篇论文了。
首创“护理门诊”
有专科特长的护士脱颖而出,长海医院为她们搭建了足够展示她们才华的舞台。护士出门诊,便是其中最出彩的一个案例。
这是一家以烧伤科、骨科等创伤救治见长、同时拥有多个强势外科专业的大型综合性医院,每年诊治的病人中会有大量的“伤口”问题需要解决。两年前,与医生的“创伤门诊”相辅相成的“伤口护理门诊”诞生了。专科护士以她们的心得和方法,小到为术后病人伤口拆线、大到为各类难以愈合的创面做治疗。动刀科室的床位周转率加快了,许多无处求治的伤口老大难病人有“方向”了,长海医院创伤护理的牌子也越做越有影响了。仅去年一年,掏14元普通门诊挂号费挂“伤口护理”护士号的病人,就有近2万人次。
肿瘤化疗病人需要阶段性地静脉给药,最理想的方案是在静脉深处“埋”一根相通稳定、可用于反复输液的导管。长海医院培养了一批“静脉输液安全管理”专科护士,其中的10人还获许进入了专门的“PICC输液门诊”。置管服务大受欢迎,“置管能手”也藉此美名远播。在门诊量5年长了10多倍的同时,周边医院为重症抢救请这里的护士前去作“静脉置管会诊”的,每年也不下数十例。
迄今为止,长海医院具有专科特色的“护理门诊”,就有造口、腹透、PICC输液、疼痛、伤口等5个,年门诊量近5万人次。
进修“专业对口”
张玲娟主任告诉记者,她这几天正缠着几位科主任,问哪里医院的肿瘤护理好?“你们管给我推荐,管帮我落实邀请,我管向院长要钱!”张主任说,培养“专科护士”,要学的东西还很多很多。
近年来,长海医院已派遣14名护士长赴加拿大MeGi11大学、16名护士赴新加坡中央医院、2名护士长赴美国斯坦福大学和克利夫兰医学中心,“专业对口”地进修,每人至少在那里待满3个月。
一位长期旅居美国的华侨,今年春节回沪省亲期间因突发消化道疾病,由外院转至长海医院救治,出院不久,她给医院医德医风办公室发来了一封电子邮件。许女士在信中记录了住院10多天里在消化三科病房的所见所闻,其中的大部分文字,则一一详尽地描述了16名护士留给她的“发自内心的微笑”和“善良的大眼睛”。
“护士们专业而迅捷的医疗护理工作,对待病人如同家人般真挚的与体贴,我痛苦她们叹息,我好转她们欢呼。在她们的工作中,严格遵照医嘱执行治疗计划,减轻病人的痛苦,让病人心情愉快,帮助病人早日康复,是她们的最高宗旨,这是我观察到的。护士们真挚的感情,我能感觉到,很温暖。”这是洋洋万余言感谢信中的一段。首席记者 施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