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台设施先进
目前,上海儿童艺术剧场改建工程已近尾声,新剧场占地面积10528平方米,建筑面积15668平方米,不仅是目前全国最大的儿童剧场,更是舞台装置最为“登峰造极”的儿童剧场——整个舞台是圆形的,分三层,每一层的升降、转动功能各不相同。
据儿童艺术剧场总经理戚恩伟介绍,圆形舞台好比“三层会转的奶油蛋糕”,最上层直径5米,中间层直径9米,最下层直径14米。这三层舞台可以根据需要升或降,最下层还被等分成6个扇形,也可根据需要各自升或降。如此多样的设计,赋予了舞台三个基本形态——圆形舞台、镜框式舞台和T型台。此外,剧场拥有大型LED背景和270度环形投影屏幕。剧场上方还安装了高自由度飞行的轨道,可以让演员“吊威亚”后“飞”过观众头顶……观众席有1088个座位。
适合家庭体验
总共四层的上海儿童艺术剧场,还考虑到了国际交流、戏剧体验以及亲子型休闲模式的配套服务。
一走进大厅,就能看到四个电影放映厅以及售票处。放映的电影已争取到与院线同步,如此就能“解放”“陪绑”的家长,让他们能在孩子观赏戏剧或接受培训的时候,自己“忙里偷闲”看场当红电影。或者,喜爱与孩子共享艺术时光的家长,可以和宝宝去“戏剧体验馆”一同发掘台前幕后的秘密。据悉,6月1日的“开台大戏”是已获赞誉的儿童音乐剧《成长的快乐》的升级版。届时,剧中主人公的服饰造型会在体验馆里同步展出。四楼拥有报告厅、观景平台等,是开展国际交流活动的绝佳场所,放眼望去,浦江尽收眼底。
据介绍,中福会将调动各类服务儿童的优秀团队来做好配套,例如从营养学角度引入适合儿童就餐的餐饮店,杜绝垃圾食品,从启智创意角度引入衍生产品专门店,从艺术教育角度引进培训、早教机构等。
与黄浦江的亲近,与大自然的共融,还体现在大门口的“亲水”广场。本报3月13日头版头条报道《儿艺剧场公交配套有方案》解决了出行问题,也推进落实了望达路与半淞园路之间的苗江路“禁止驶入社会车辆”。如此,自然地形成了一个相对封闭、面向浦江、风景宜人的广场,可以成为户外儿童娱乐场地。中福会儿艺院长蔡金萍表示,将来可以在此开展嘉年华、花车巡游等各类节日欢庆活动,可以考虑命名这一区域为“宋庆龄广场”。
运营方式灵活
这座在规模上与国际接轨的剧场,交付中福会后,将在“院场合一”的基础上,以创新运营的方式面向社会“开门”办剧场。目前,与海内外交流的各类演出活动已经纳入计划。今年夏季将举办2013上海国际儿童戏剧节,并推出“台湾戏剧周”。秋冬将迎来中国儿艺、俄罗斯圣彼得堡等地的优秀儿童剧。此外,上演郑渊洁创作的儿童剧也在商议之中。蔡金萍设想,剧场演出可以从儿童剧拓展到“适合儿童观赏的各门类艺术”。圆形舞台也相当适合芭蕾表演,稍作调整还能上演融入情景表演的音乐会,例如芭蕾舞《胡桃夹子》、交响音乐诗《彼得与狼》等。
除了与本地音乐歌舞团体在剧目、节目上进行合作之外,在运营模式上,中福会儿艺也会适度考虑在剧场这个核心业务以外,放开手脚与社会各界进行资源互补的共赢合作。
本报记者 朱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