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据媒体报道,在美国,只要拥有一台电脑和一台3D打印机,只需几个小时就可以制造一支半自动枪。报道说,“打印”制造半自动枪能够发射600发子弹,网上的图纸已被下载一万次。当未成年人在卧室里“打印”枪支时,他们的父母可能认为他们是在“玩电脑”,而孩子们则很快就成了枪支拥有者。这种像是科幻小说的现实存在,对未成年人和别有用心之人具有极大诱惑力和便捷性。由于对用3D打印机制造枪支的人没有年龄限制,无需接受背景调查,可能隐匿身份登记,将会出现枪械产生的源头失控。用3D打印机制造的枪支一没有品牌注册,二没有生产企业注册,三没有序列号登记,四没有销售记录,流转环节会完全失控。
可见,3D打印技术异常使用的社会危害是明显且可以预见的。随着3D打印技术使用领域的扩展,其潜在的危害还会进一步释放。正如任何技术都是双刃剑,3D打印技术也是一柄双刃剑。特别需要强调的是,越是应用面广的新兴技术,其从实验室进入“小众市场”,走向“大众市场”的过程也会越快。在市场需求的刺激下,各有优势的竞争主体又力图以低廉的价格、快捷的服务争取占有更大的市场份额,由于产量巨大,售价在高位运行的时间也会相应缩短。新生事物的发展必然伴随着违法犯罪乃至挑战人类道德底线的异端行为,我们应当做的不是扼制技术发展,而是未雨绸缪,以前瞻眼光、务实态度防范3D打印技术的发展走偏方向。
汤啸天(作者系上海政法学院编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