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7:评论·随笔
     
本版列表新闻
     
2013年04月19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层次问题
沈月明
  沈月明

  一个朋友昨天分享了他的一次“奇遇”,有点滑稽,但其实很不好笑。

  前几天他打电话给一个老同学想邀他聚聚,自其10年前进了市郊一个乡镇的领导“班子”,他们就再也没联系过。一通电话下来,朋友明白他完全是自作多情了。因为这位干部坦率地说,他现在基本不和老同学联系了,因为“层次差得实在太多了”。

  刚听他说层次有差异时,朋友以为是共同语言问题,听着听着明白了,原来他是觉得老同学们档次太低了,已经没有交往的价值了,“高中同学还可以,大部分还有正规的工作,初中就不行了,很多就留在农村里,做工人的也有!”

  按这位干部的说法,他之所以不再和老同学们接触了,是因为“自己圈子里的人都聚不过来”,而和这些人聚会才是有意义的。

  可能成功人士都有表达的欲望,这位干部和我朋友讲了一个多小时的职业观、价值观、人生观,听来听去不外乎“花头”“领导”“权”“背景”“圈子”这么几个关键词。简单地说,他认定自己没有上升空间了,现在的人生哲学就是“混”,工作过得去,关照好小兄弟们(他的部下),就一切OK了。最大的追求是能换个好点的分管条线(现在分管的工作一年只有几千万的工程量)。

  打完这个电话,平白被贴上“读书好的都没花头”的标签,朋友胸闷了好几天。我听完这个故事,也好一阵纳闷。自己同学中也有不少有一定职务的公务员,工作中接触过的领导干部也很多,这样赤裸裸把自己和群众划为两个“层次”的干部还真没见过。

  但这个现象值得警惕。在一些地方,领导干部被照顾或服侍得妥妥帖帖,工作就是吃喝混圈子,时间一长,就觉得自己和群众是两个世界的人了。“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这样传统的亲民爱民作风,在他们眼里简直就是笑话。

  我们看到了年初中央八项规定展示的亲民姿态,看到高层领导出访、调研时拆掉了封路隔离栏。而朋友老同学的故事,显示某些基层领导和群众之间的隔离栏,往往比高层领导还要多,还要结实。真该到彻底拆除的时候了。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综合新闻
   第A03版:综合新闻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焦点
   第A06版:广告
   第A07版:评论·随笔
   第A08版:目击
   第A09版:民生新闻
   第A10版:社会新闻
   第A11版:法治新闻
   第A12版:早间点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广告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广告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文娱新闻
   第A20版:体育新闻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广告
   第A23版:财经新闻
   第A24版:社会与法
   第A25版:社会与法/特别关注
   第A26版:东方大律师/社会与法
   第A27版:专版
   第A28版:夜光杯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连载
   第A31版:阅读
   第A32版:广告
   第B01版:陆家嘴金融城
   第B02版:封面人物/陆家嘴金融城
   第B03版:陆家嘴金融城/热点解读
   第B04版:名家专栏/世经经纬/陆家嘴金融城
   第B05版:陆家嘴金融城/股市大势
   第B06版:理念分享/陆家嘴金融城
   第B07版:陆家嘴金融城/公司探营
   第B08版:广告
   第B09版:陆家嘴金融城/证券指南/金融天地
   第B10版:基金纵横/陆家嘴金融城
   第B11版:陆家嘴金融城/升值空间
   第B12版:彩票世界/陆家嘴金融城
   第B13版:陆家嘴金融城/聪明消费
   第B14版:陆家嘴金融城/创业钱途
   第B15版:陆家嘴金融城/城里城外
   第B16版:陆家嘴金融城/网上网下
   第B17版:家庭周刊
   第B18版:女性世界 /家庭周刊
   第B19版:家庭周刊/花鸟虫鱼
   第B20版:上海人家/家庭周刊
   第B21版:现代家居
   第B22版:实用谋划/现代家居
   第B23版:艺术家具专版
   第B24版:家装之窗
   第B25版:好吃周刊
   第B26版:吃遍中国/好吃周刊
   第B27版:好吃周刊/我家厨房
   第B28版:大厨艺坊/好吃周刊
   第B29版:好吃周刊/优游食林
   第B30版:美食大观/好吃周刊
   第B31版:地产资讯
   第B32版:家装专刊
破解教辅乱象当以学生为重
层次问题
治雾霾需要“环保好人品”
各生欢喜
门票锁城门
建与拆的政绩
新民晚报评论·随笔A07层次问题 2013-04-19 2 2013年04月19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