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报指出,八项规定出台以来,各地区各部门高度重视,做了大量工作,促进了党风政风转变。但仍有个别党员、干部无视规定,心存侥幸,顶风违纪。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对此进行了严肃查处。
8个月2290人次受处分
2012年12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会议一致同意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今年1月,继八项规定之后,中央又出台“六项禁令”,倡导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半年多来,各地各部门积极跟进,结合实际情况制定落实八项规定的意见、措施、规定、办法或细则。经过各方面共同努力,改进工作作风取得初步成效。但仍有少数领导干部无视规定,我行我素,顶风违纪,在社会上造成恶劣影响。
中央纪委党风政风监督室主任许传智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介绍说,中央八项规定出台以来,全国已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问题2665个,给予组织处理和党政纪处分2290人次。
公款吃喝等成“重灾区”
中纪委通报的8起典型问题中,有7起分别涉及公款吃喝、公款旅游和大办婚宴收受礼金等行为。今年3月,中纪委首次通报的6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问题中,也有4起涉及上述行为。
这些被通报的问题,往往是个别党员干部不以为然的“小事儿”,而正是这样的“小事儿”却在社会上造成了恶劣的影响。
中央党校教授辛鸣说,个别党员干部心存侥幸,认为并没有把红包揣进自己口袋里,也没有利用手中的权力谋取私利,只是简单的吃吃喝喝,充其量就是打打“擦边球”,不是什么大问题,但他们却忽略了党的作风建设是党的生命线。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汪玉凯指出,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大吃大喝等长期形成的积弊往往具有惯性,让官员们把八项规定的要求转化成自觉行为,并非一日之功。
“作风建设贵在持之以恒,对这些‘小事儿’一以贯之抓下去,必将对作风建设起到促进作用。”汪玉凯说。
通报午餐饮酒显示决心
“吉林省公主岭市委书记违反规定工作日午餐饮酒,受到党内严重警告处分……”相比其他被通报的公款吃喝等问题,通报中这一典型问题,在不少官员眼中看来属于“更加细小的问题”。有些官员更认为,查处这样的问题有点“矫枉过正”。
有专家分析,工作日禁止午餐饮酒是一些地方的规定,并没有在中央八项规定中明确列出,而中央此次将其作为典型问题通报,显示禁止工作日午餐饮酒或将成为对党员干部和公务员的一项基本纪律要求。
的确,工作日午餐饮酒这样的行为,过去在很多官员眼里很“平常”,甚至“习以为常”,但如今足以让他们受到严肃查处。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竹立家说,这体现出中央在八项规定落实方面抓得越来越严、越来越细,对那些不重视“小问题”的官员,进一步敲响了警钟。由此,也显示了中央对整风肃纪动真格和决不半途而废的决心。
坚决整治规避规定行为
中纪委在通报中强调,“令行禁止、不搞例外,坚决整治对中央规定变着法子进行规避的行为”,同时要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加大检查监督力度,对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行为,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决不姑息、决不手软。”
中央党校报刊社社长兼总编辑谢春涛认为,中纪委通报这些典型问题,不仅是对违规者的严肃惩处,更是对广大党员干部的警示,提醒他们违反规定将付出代价。对违规个案的查处,将有利于八项规定的落实走向深入,为今后公务接待等领域形成完善的制度奠定基础、提供依据。专家也指出,要真正刹住“四风”,还要进一步对违规官员加大惩处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