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持续高温,全市医院的中暑患者已明显增加,连非职业性中暑死亡患者也已多达10余人。其中既有老人,也不乏中年人、年轻人。因此,防范高温伤害,就不能仅限于个别区县的老年人群体,同时还应该调动更多的社会资源来共同应对酷热天气。
和社区老人一样,一些社区里的长期卧病患者、行动不便的残疾人家庭同样可能因经济条件等原因,无力负担空调电费,也无力走出社区,对他们同样需要及时提供就近的避暑点、并提供必要的防暑降温用品。特别对于那些无力走出家门的困难群众,无论其年龄,都应考虑及早提供必要的电费补贴,帮他们在家安度热灾。
同时,上海也应加大社区家庭医生巡诊频率,及时救治病患。对于没有空调休息室的企业,也应尽快排查,并责成这些企业提高一线工人的劳动保障措施。在公共避暑点的设置上,上海各级部门也需进一步积极“挖潜”。希望职能部门设立专门热线和救助机构,为爱心企业与有需求的困难群众主动提供对接服务平台。
(新民网评论员,网址www.xinmi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