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驾驶证,喝醉了酒,开一辆没有牌照的两轮摩托车,在禁止摩托车通行的高架道路上逆向行驶,而且没戴头盔——当这些违反交通法规、隐伏重重危险的“六宗罪”叠加在一起的时候,周源(化名)没能逃过命运的劫难。近日,长宁区法院对这起交通事故引发的两起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案作出判决,周源父母在获得保险公司及对方车辆赔付的27万余元后,还须对乘坐周源摩托车的女孩侯慧(化名)赔偿近22万元。
凌晨高架上酿祸
去年12月10日凌晨3时许,随着一声巨响,一起机动车道路交通事故在本市沪闵高架某路段发生了。事故的一方是一辆没有牌照的两轮轻便摩托车,驾车的是刚满20周岁、尚未取得机动车驾驶证的男青年周源,坐在他身后的是年轻女孩侯慧,两人都没有戴头盔。事故的另一方是本市某出租汽车公司的一辆出租车。两车迎面相撞,周源和侯慧随惯性腾空翻滚后重重摔在地上,周源当场死亡,侯慧头部及四肢多处受伤,摩托车、出租车两车损坏。公安交警部门认定,周源承担这起事故的主要责任,出租车驾驶员承担次要责任。警方检测确定,事故发生时,周源血液中乙醇含量为2.49mg/ml(“酒驾入刑”标准为0.8mg/ml),处于醉酒状态。
受伤的侯慧先后在本市多家三甲医院急救治疗。经医学司法鉴定,侯慧留下了左眼盲目4级以上、左上肢功能障碍、左下肢功能障碍、右下肢功能障碍等后遗症,分别构成一个八级伤残和三个十级伤残。
今年1月,周源的父母向长宁区法院起诉,要求出租车公司及其投保的保险公司赔偿死亡赔偿金、丧葬费、精神损害抚慰金等共计84万余元。赔偿款先由保险公司在交强险中赔付,不足部分由出租车公司按40%的比例承担。而治疗终结的侯慧,也在今年6月向长宁区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周源父母及保险公司、出租车公司共同赔偿医疗费、残疾赔偿金、精神损害抚慰金等共计59万余元。
出租车公司喊冤
尽管交警部门已经对事故责任作出认定,但出租车公司依然认为出租车驾驶员在事故中没有责任。法庭上,围绕案发现场的一段监控录像,双方展开激烈的争辩。
周源父母认为,出现在监控镜头中的两辆车子,相距有150多米,如果出租车驾驶员当时注意到对方车辆,及时采取紧急制动措施,事故就不会发生。周源父母认为,出租车当时超速行驶。出租车公司则认为,根据事发地段的具体位置,出租车驾驶员能看见摩托车的距离仅25米左右,在如此短的距离内,要求出租车驾驶员有所反应是不切实际的。
为查明案件事实,法庭向交警部门调取了事发当时的监控录像,当庭播放。同时,法庭就《事故责任认定书》确认出租车司机承担次要责任的根据“未按操作规范安全驾驶”的具体指向,向承办交警作了专门调查。交警表示,根据监控录像并经测算,两车进入录像画面时的距离约有80多米,在监控录像可以反映的过程中,出租车未采取任何制动措施,出租车驾驶员存在疏忽大意之责。
经审理,法庭对周源父母诉保险公司和出租车公司的赔偿案作出判决:保险公司在交强险范围内赔付周源父母5.5万元;出租车公司按30%的责任比例,承担交强险不足部分的赔偿责任,赔付周源父母死亡赔偿金、丧葬费、误工费等共计21.6万余元。
乘车人也有责任
索赔案审结不到一周,周源父母又一次出现在法庭上,这次,他们由原告席坐到了被告席。侯慧的诉讼请求他们已经了解,但他们认为,侯慧明知周源已经醉酒,不但没有劝阻,反而坐上了他驾驶的无牌摩托车,侯慧的这种行为表明她甘愿承担风险。侯慧对自己的损害结果也要承担相应责任。
出租车公司也不同意侯慧的诉讼请求,认为周源在醉酒的情况下驾驶无牌摩托车不戴头盔载人逆向超速行驶,侯慧对此明知却不予制止,反而有意放任并自愿乘坐且也未佩戴头盔。作为一个有完全行为能力的成年人,侯慧自身有重大过失,应当对本次事故造成的损害后果承担主要责任,并减轻其余各方当事人的赔偿责任。
法庭认为,作为智识健全的成年人,侯慧对是否乘坐周源的摩托车具有选择能力,也应当预知周源醉酒后驾驶摩托车存在风险。周源醉酒驾车,侯慧不但没有劝阻,反而选择乘坐其后座并放任他逆向行驶,侯慧的选择意味着她愿意面对和遭遇醉酒驾车可能发生的危险,已经构成自甘风险。侯慧的损害后果完全可以通过拒绝乘坐而避免。同时,未戴头盔也对侯慧在事故中受到的损害后果有一定的影响。法庭酌情确定,对侯慧在事故中受到的损害后果,在保险公司进行交强险赔付后,侯慧自负20%的责任;周源父母在可继承周源的遗产范围内代周源承担50%的责任;出租车公司承担30%的责任。
近日,法庭对侯慧的索赔案作出判决。侯慧获精神损害抚慰金、残疾赔偿金等共计41.7万余元,其中保险公司赔付6.6万元,周源父母赔付近22万元,出租车公司赔付13.1万余元。
【法官点评】
确立坚守底线的理念
一连串的危险因素导致了这起事故的发生。且不说无证、无牌,单就不戴头盔、逆向行驶、醉酒驾车这三条而言,相信连小学生都知道其危害性。作为20岁的年轻人,怎么可能不知道这是严重危及自身安全、严重影响交通秩序和涉嫌刑事犯罪的行为呢?如何把知道、懂得的道理真正转化为不折不扣的行动,才是问题的关键。
这就联想到我们的教育,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是不是在传授、传播知识的同时,真正帮助人们确立起从善如流、坚守底线的理念。本案中,两名年轻人虽说已成年,但他们的身份都还是学生。如果从更深层次上寻找原因、汲取教训,我们是不是应该反思一下家庭及学校的责任?每年暑假,学生意外事故都会以更高的频率发生;酒驾入刑已经两年多,但危险驾驶罪仍然呈现高发态势。由此不难发现,我们不是缺少知识,也不是不懂道理,我们缺失的,是一种坚守底线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