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老同学从北方来到上海,说“你们上海”地铁和公交上给他让座的不多,而在北方,甚至一直到南京,许多人都为他这位白头老翁让座。
对于这一点,我这个年过70、“老年卡”已拿了好几年的老人当然也有感受。应该说,这几年,让座的在增加,尤其是在车厢不太拥挤的情况下。但在我的印象里,似乎其中外地人相对较多,中年人较多,而比较时髦的上海年轻绅士和淑女,即很少移动他们尊贵的臀部。
不让座的大体上有两类:不愿的与不屑的。前者贪恋得之不易的座位,不肯轻易与人,无非表现出一点自私,缺少克己利人的修养;而后者则不同了,他(她)还摆出一副不屑一顾的架势,稳如泰山之余,似乎还在宣称:你们这些人真会给人添麻烦,不在家里好好呆着,出来凑什么热闹?真是“拎不清”!在这点上,跟某些公交车上的个别驾驶员有些同工异曲。
不错,在车厢这个“小社会”里,“老弱病残孕”这些对象属“弱势群体”,需要相对处于“强势”的人们,包括那些绅士淑女们照顾一二,让座就是其中一项。然而,对于这条社会公认的道理,有些人,包括那些绅士淑女,却未必认同。在他们看来,你们的“弱”,又不是我造成的,与我何干?还非要我作出牺牲?就算我不得不让让你,也是看你可怜,惹我动了同情心,并不是非得如此不可。
不由得想起一件事。有一次在公交车上,我批评一个逃票的年轻人,不想他冲着我理直气壮地喊道:“你靠一边去!活了这么一把年纪,还跟我一样挤公共汽车,不怕难为情啊?我混到你这份上,至少也得打个‘的’!”跟这样的人说什么呢?在他看来,挤公交的一般工薪阶层都是生活竞争中的失败者,连批评他这种无赖的权利都丧失了,还谈什么“尊敬”、“关爱”?不让座的绅士淑女当然跟他不尽相同,但在轻视“弱”者、看不起下层人物这一点上,却是共通的。
社会达尔文主义者认为在人类社会,通行的规则也应该是“弱肉强食”,这当然是绝对错误的,甚至是可怕的。“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现在公开提倡这样做的人恐怕是没有了。但内心深处看不起比自己等级低的,还是大有人在。包括一些“公仆”们,真要心悦诚服地当广大百姓的“仆”,谈何容易?今天,切不能以“贫穷”、“低贱”、“弱势”为由轻视其他人,如果是这样的话,社会是难以公平和公正的。
上海是善于追赶新潮流的,但这潮流必须是浩浩荡荡的世界潮流,否则,适存逆亡,社会和个人都要付出沉重代价的。对此,不知绅士淑女们能接受吗?上海的未来毕竟是同你们分不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