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10:民间收藏/国家艺术杂志
     
本版列表新闻
     
2013年09月21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明代竹雕《渔翁》
朱积良
  ◆ 朱积良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竹制品的国家,所以竹雕在我国也由来已久。竹雕也称竹刻,就是在竹制的器物上雕刻多种图案和文字,或用竹根雕刻成各种陈设摆件。竹雕成为一种艺术,自六朝始,直至唐代才逐渐为人们所识,并受到喜爱。竹雕发展到明清时期大盛,雕刻技艺的精湛超越了前代,在中国工艺美术史上独树一帜。

  明清时期竹雕艺术出现了百花争艳的景象,文人士大夫写竹、画竹、刻竹蔚然成风,竹雕的文化含量也迅速攀升。据史料记载,明代嘉定派竹雕能在方寸之间刻山水、人物、楼阁、鸟兽,浅雕,浮雕、圆雕并用,刀法精巧,艺术造诣深湛,为时人所赏识,争相请为奏刀。因此,嘉定竹雕艺术流派的繁盛,一直延续到清中期,后继者有数十人之多。明代金陵派竹雕,以根雕和竹板刻书画见长,与嘉定派华丽的竹雕风格相比较,显得古朴雅致。

  明代的竹雕,总体风格是质朴浑厚,刀工粗犷,磨工精细,无论是嘉定派还是金陵派,都具备了庄重、敦厚、大方、明快、宏健而富于美感的特点。在题材上,松石山水、人物典故是大宗,也有少量装饰如动物、花卉图案。在品种上主要是文房雅玩,也有少量杯类、香筒等实用器。

  比如这件明代竹雕《渔翁》(见图),为摆件类,供陈设装饰用。作品依天然竹根形而雕,形体硕大。镂空雕成了一个圆形大鱼篓,一渔翁骑坐于鱼篓之上,渔翁左手撑扶在鱼篓边缘,右手提着两条欢蹦乱跳的鱼儿,眉开眼笑,鱼篓下雕刻出一圈水浪纹,有一螃蟹居其中央作为衬托之物。整件器物造型生动,惟妙惟肖,雕刻刀法简练传神,立意别致,堪称明代竹雕工艺中一件不可多得的佳作。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综合新闻
   第A03版:广告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科教卫新闻
   第A06版:民生新闻
   第A07版:社会新闻
   第A08版:中国新闻
   第A09版:国际新闻
   第A10版:国际新闻
   第A11版:广告
   第A12版:文娱新闻
   第A13版:文娱新闻
   第A14版:体育新闻
   第A15版:体育新闻
   第A16版:广告
   第B01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B02版:城市话题/国家艺术杂志
   第B03版:国家艺术杂志/美术地图
   第B04版:艺术评论/国家艺术杂志
   第B05版:国家艺术杂志/设计之都
   第B06版:新民展厅/国家艺术杂志
   第B07版:国家艺术杂志/艺林散页
   第B08版:博物巡览/国家艺术杂志
   第B09版:国家艺术杂志/品味典藏
   第B10版:民间收藏/国家艺术杂志
   第B11版:国家艺术杂志/漫画世界
   第B12版:拍卖指南/国家艺术杂志
   第B13版:夜光杯
   第B14版:夜光杯
   第B15版:阅读/连载
   第B16版:新民俱乐部
明代竹雕《渔翁》
地铁1号线老车票
淘来的青花粉彩墨床
翰墨有声绘风流
老上海代用币——“朱葆三路银元酒吧”
新民晚报民间收藏/国家艺术杂志B10明代竹雕《渔翁》 2013-09-21 2 2013年09月21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