爷爷的书法在当地很有名气。小时候我喜欢给爷爷磨墨,在那个圆形的石砚中,滴上几滴清水,便轻轻地在里面转动墨锭,墨锭和石砚摩擦,发出吱吱的响声,听起来像一首乐曲,我感到十分惬意。可墨汁磨浓了,湿淋淋的墨锭却不知道放在哪里好,每次都随便放一角落以免玷污他物,若是有个临时搁墨锭的用具该有多好啊!其实古人比我们聪明多了,早就制造出墨床,它就像画工笔有一个笔床一样,使用起来非常方便。只是爷爷在偏僻乡下,无缘享受这等雅致的文房用具。
墨床出现在元宋,在明代得到了飞速的发展,明代尚朴素浑厚之风,因此明代的墨床大都线条劲挺,棱角分明,表面纹饰极浅,呈平面化,有的干脆制成光面通体不加任何雕饰。清代是文房雅玩的鼎盛时期,墨床的制作材质从古铜、玉器,发展到紫檀、陶瓷、漆器、琥珀、玛瑙、翡翠、景泰蓝。墨床从单纯的承墨用具发展到实用又具观赏的艺术品。除具有精、巧、雅的鲜明特征外,其文化内涵在融入了文人个性化的追求后便更加丰富。
如今的传世墨床里多属玉质,也最精致。玉墨床温雅圆润,置于书案风雅而又有情趣。古代玉墨床分两类,一类是形状扁薄,其下有木座,墨床上大多有平雕花纹;另一类则为立体形状,造型富于变化,有的取书卷式,有的仿家具式。还有一种玉墨床,用旧件改制,如明代的素面玉带板与剑鞘上的玉,将它嵌在紫檀上,就成了一件雅致的墨床了。
我的这件青花粉彩墨床,是我所藏文房用具中最受宠的一件,从古玩市场淘来的。长16厘米,宽5厘米,高4厘米,是一件迷你型的小墨床。墨床像一幅展开的画卷,左边向上卷曲,右边向下卷曲,左边通过一个斜坡撑起了画卷,斜坡绘以花卉,在墨蓝的叶子中,绽放着一朵浅红色的小花。主画面是青花粉彩釉面,绘以花鸟。在浅蓝色花纹内,牡丹花开别样艳,锦鸡穿梭春意浓。釉面色彩艳丽,雍容富贵。让人立于书房之内,却能感受到鸟语花香的春天。
现在墨床虽然淡出我们生活的视线,但作为艺术品,将永远传承东方灿烂的文化,作为收藏品,其市场前景将无可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