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修复:大规模区域性治理示范工程实施
许丽萍代表书面意见建议由政府制定土壤治理计划,在土地流转和工程建设前要治理修复土壤,由财政出资修复无主土地污染。
市环保局答复:本市将探索建立土地土壤污染修复资金保障机制——按照“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由政府督促企业落实土壤污染治理资金;按照“谁使用、谁负责、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引导和鼓励社会资金投入土壤污染治理修复。
市规土、发改、建设部门也将严格项目审批,一旦确定“被污染”,未明确修复主体前不得进行土地流转。在建设项目环评审批中要求新建、改建、扩建工业项目开展土壤监测,纳入竣工环保验收。
今年,在实施大规模实施区域性土壤修复治理示范工程之外,本市还已研究出台了我国首部污染场地土壤质量评价标准;成立国家级土壤污染控制与修复工程技术中心;接下来,本市将全面排查土壤环境潜在污染场地,严控土地流转环节修复责任。
防控PM2.5:汽油车年底前实施“国五”标准
减少机动车排放,是防控PM2.5污染的重要环节。市环保局对俞立中等代表书面意见答复显示,目前本市公交车实现了全面达到国Ⅱ以上标准的目标,中心城区公交车基本达到国Ⅲ以上排放目标,出租车全面达到国Ⅲ以上排放目标,计划今年年底前提前实施汽油车“国五”标准。同时,加速淘汰黄标车,出台黄标车淘汰的工作方案和财政补贴政策,2012年共淘汰黄标车4.6万辆,计划在2014年继续扩大限行范围到外环线。
此外,大力发展新能源车,截至2012年底,本市共有新能源车367辆,包括纯电动、电电混合、超级电容、混合动力等新能源车型,取得示范效果和环保效益。今年1月,浦东公交首批30辆电电混合新能源公交车投入运营,加大了新能源车的试点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