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不是儿戏,假戏成真悔不当初——小品《拉链夫妻》得到评委和观众的一致称赞。近年来,仅虹口文化艺术馆就先后创作作品七十多个,有44个获全国、华东地区和市级奖项。2007年,中国剧协与虹口文化艺术馆合作设立了中国剧协上海虹口小戏小品创作基地。而带来《拉链夫妻》的正是这支团队。其负责人俞志清目睹铺天盖地的全国选秀节目,创作了《寻找男子汉》。该小品还被央视2008年元旦晚会录用,为近10年来上海小品走向全国开创了先例。
■ 南桥戏剧社 翻演经典 注重原创
扎根于奉贤区的南桥剧社由一群志同道合、热爱舞台表演的年轻人组成。从组社开始,他们就自发进行基本功训练。大家通过戏剧,找到了人生定位。3年来,他们从翻演经典开始,逐渐走向原创。早年演绎的《青春禁忌游戏》《最后一个情圣》等均是对戏剧表演要求较高的成熟剧目。此次,他们亮出了《老宅情深》,关注现实题材,从老人的老宅面临拆迁,女儿带回个假丈夫为了把户口迁回老宅开始……
■ 长白社区扬剧队 寻觅知音 坚守传统
发源于扬州,成长于上海的扬州小调,在长白社区拥有一位传承人——徐少华。他6岁登台,曾受梅兰芳指点。为了不让扬州小调这门非遗项目失传,哪怕年逾八旬,却始终活跃在舞台。他带领的长白社区扬剧队,已经先后出版5张DVD,并吸纳了一批戏迷。
■ 乡音戏曲沙龙 创新走出“活路”
曾在文工团登台的戏曲高手,擅长演出沪剧、越剧、锡剧等剧种的乡音戏曲沙龙,扎根于嘉定区徐行镇。他们拥有可容纳300人的独立场所,还能吸引周边罗店、罗泾、松江等地的戏迷赶来观赏,拥有戏迷近千人,迄今为止已为观众免费演出200余场。
与其他团队比,他们更年轻,平均年龄为48岁。而且,他们更善于创新。在2010年世博年,他们用锡剧表演唱《世博会上友谊花》,获得第三届上海市科普艺术展演活动二等奖;创编的锡剧小戏《兄弟分家》获“欢乐世博年”2010年嘉定区社区文化展演月优秀表演奖。
■ 故事大王黄震良 不讲股市讲故事
安亭故事团团长黄震良,是沪书传承人,拜了上海故事协会会长黄宣林为师后正式学习讲故事。
他去某社区讲故事时适逢全国股市一片大好,负责会场服务的阿姨笑着问:“你们今天讲股市,不知道对最近的行情怎么看?”“讲故事”被当成了“讲股市”,看来全场听众误会了。黄震良赶紧解释,坐得满满当当的会场内一片骚动,众人准备起身离席。黄震良见势不妙,当即讲了个炒股故事,以一名炒股的朋友为原型,将人生形象生动地喻为“股市”,讲得令人捧腹大笑。
本报记者 朱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