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9:国际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2013年11月13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台风“海燕”重创菲律宾 专家认为人祸大于天灾
杜鹃
■ 菲律宾救援人员在灾区展开工作
  超强台风“海燕”重创菲律宾。美联社11日报道,“海燕”之所以在这个岛国如此肆虐,除它本身势力强劲,还有不少人为因素,包括建筑物不牢固、贫穷以及人口激增。

  八成责任在人为

  菲律宾由大约7000个岛屿组成,处于全球风暴最活跃的地区。

  美国迈阿密大学飓风专家布莱恩·迈克诺尔迪认为,“海燕”重创菲律宾,天气因素只占一小部分,75%至80%的责任应该归咎于人。

  气象学家说,重灾区的极度贫困和人口激增“放大”了“海燕”的破坏力。

  世界银行2012年的调查报告显示,菲律宾超四成人口住在易受台风影响、人口超过10万的城市。而这次受灾最严重的塔克洛班市,过去40年间人口增加两倍,从原来的7.6万人增至22.1万。

  建筑条件太简陋

  人口普查报告显示,塔克洛班市三分之一的住宅外部为木墙,七分之一的住宅的顶棚是茅草。

  迈克诺尔迪说,这样的建筑条件,即便是比“海燕”威力小的台风,也会带来巨大损失。“这些住宅都是定时炸弹,而城市规模在过去50年间扩大一倍、两倍,甚至三倍。”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热带气象教授克里·伊曼纽尔说:“这场非常强劲的台风袭击了世界上最脆弱的地方,这就是天灾和人祸的结合。”

  救援面临困难多

  联合国人道主义事务协调办公室高级官员约翰·金11日呼吁各方伸出援手,协助菲律宾赈灾。“灾区损失规模巨大,因此需要大规模的应灾反应。”

  现阶段,救援人员面临道路中断、机场受损和通讯不畅等困难。金提醒,灾区防疫是当务之急。

  “赈灾部队一旦抵达重灾区,首要任务是掩埋遇难者遗体,因为这事关那里的公共卫生安全。”

  日本共同社11日报道,在塔克洛班,许多尸体堆在街头,一些尸体已经开始腐烂。电视台的画面显示,自9日起,在莱特岛的塔纳万市,一些装有腐烂尸体的塑料袋子和毯子就摆放在露天场所或路边。

  美国国防部11日证实,“乔治·华盛顿”号核动力航母于当晚起航,前往菲律宾海域支援救灾,预计48至72小时内抵达菲律宾海域。

  杜鹃 (新华社供本报稿)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评论·随笔
   第A05版:要闻
   第A06版:综合新闻
   第A07版:科教卫新闻
   第A08版:民生新闻
   第A09版:民生新闻
   第A10版:社会新闻
   第A11版:广告
   第A12版:法治新闻
   第A13版:早间点击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中国新闻
   第A16版:市民文化节
   第A17版:文娱新闻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文娱新闻
   第A20版:广告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体育新闻
   第A23版:体育新闻
   第A24版:目击
   第A25版:地产资讯
   第A26版:读者之声
   第A27版:广告
   第A28版:国际新闻
   第A29版:国际新闻
   第A30版:六一健康·专版
   第A31版:财经新闻
   第A32版:财经新闻
   第A33版:长三角
   第A34版:社会·生活/长三角
   第A35版:长三角/文化·旅游
   第A36版:蓝天下的至爱
   第A37版:夜光杯
   第A38版:夜光杯
   第A39版:连载
   第A40版:阅读
   第B01版:教育周刊
   第B02版:校园内外/教育周刊
   第B03版:教育周刊/海外课堂
   第B04版:校园内外/教育周刊
   第B05版:教育周刊/关注工博会
   第B06版:人才周刊
   第B07版:人才周刊/移民热点
   第B08版:留学移民/人才周刊
   第B09版:人才周刊/招生移民
   第B10版:广告
   第B11版:汽车周刊
   第B12版:车界车市/汽车周刊
   第B13版:汽车周刊/车界车市
   第B14版:车界车市/汽车周刊
   第B15版:汽车周刊/汽车资讯
   第B16版:我爱我车/汽车周刊
台风“海燕”重创菲律宾 专家认为人祸大于天灾
世贸中心成为全美第一高楼
说到“海燕” 菲律宾代表泪洒华沙
气候大会:光说“在乎”远不够
一名中国女性在新西兰遇害
英国超市失窃榜 小偷最爱偷食品
英语世界网络热词:“404”夺冠
新民晚报国际新闻A29台风“海燕”重创菲律宾 专家认为人祸大于天灾 2013-11-13 2 2013年11月13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