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2:校园内外/教育周刊
     
本版列表新闻
本市建500余个中小学创新实验室增强学生动手能力~~~
本市建500余个中小学创新实验室增强学生动手能力~~~
本市建500余个中小学创新实验室增强学生动手能力~~~
本市建500余个中小学创新实验室增强学生动手能力~~~
     
2013年11月13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本市建500余个中小学创新实验室增强学生动手能力
边做边学,体味失败也“伟大”
陆梓华
■ 上海外国语小学的舞蹈机器人充满创意 本报记者 孙中钦 摄
  本市目前已建立了500余个中小学创新实验室,并将继续通过创新实验教学,促进学生创新素养培育。这是市教委日前召开的中小学实验教学工作会议上传出的信息。在会上,孩子们用自己的经历大声说:动手做,即便失败也很“伟大”。

  静安区时代中学初二女孩周鑫玥每周最期待的就是静安区区本课程“做中学”时间。在这节课上,老师通常会派发任务单,实验从设计到完成,全有学生自己负责。一次,老师派发了任务单,“化工厂使用的粘合剂粘度很强,需要持续搅拌,耗费大量电力,有什么办法可以使其保持流动又达到合适的粘度呢?”周鑫玥和伙伴们想到,配置不同比例的水和胶水,看看能不能发现“黄金比例”。他们用滴管测定溶液低落速度还好办,但是,当他们想用纸片涂抹溶液测试其牢固度时,却意识到,用手拉开纸片的力度不均匀,也无法测量,实验变量实在是难以控制。

  忙乎了几节课,想了数种改进方法,但实验还是以失败告终。但周鑫玥却说,“我们终于证明自己是错的,同样很伟大!”她的观点,也得到了吴尚旻老师的赞同。他介绍,“做中学”教材中,从来没有固定答案,也不要求学生每个实验都要有完美结局。“我们想告诉学生,任何想法都是有价值的,今天的失败至少可以告诉后来者,哪条路走不通。”吴尚旻说。

  世界外国语小学五年级男孩廖梓乐是个全校有名的机器人“小达人”,今年年初,和一名中学生大哥哥组队,赴美参加世界机器人竞赛活动摘得银牌。救援、灭火、跳舞……机器人完成一个动作,需要上千个零件、编写上千条程序,错了任何一点,都需要大规模返工。美国比赛时,队员们在调试时候发现,好好的机器人为和忽然“水土不服”,小廖琢磨了半天觉得,应该是国内训练时的日光和国外比赛时的室内灯光不同,给机器人感光系统造成了障碍。廖梓乐说,刚开始玩机器人时,遇到失败也会沮丧,但后来发现“发脾气一点用也没有!”耐挫力,就这么一点点强大起来。 本报记者 陆梓华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评论·随笔
   第A05版:要闻
   第A06版:综合新闻
   第A07版:科教卫新闻
   第A08版:民生新闻
   第A09版:民生新闻
   第A10版:社会新闻
   第A11版:广告
   第A12版:法治新闻
   第A13版:早间点击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中国新闻
   第A16版:市民文化节
   第A17版:文娱新闻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文娱新闻
   第A20版:广告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体育新闻
   第A23版:体育新闻
   第A24版:目击
   第A25版:地产资讯
   第A26版:读者之声
   第A27版:广告
   第A28版:国际新闻
   第A29版:国际新闻
   第A30版:六一健康·专版
   第A31版:财经新闻
   第A32版:财经新闻
   第A33版:长三角
   第A34版:社会·生活/长三角
   第A35版:长三角/文化·旅游
   第A36版:蓝天下的至爱
   第A37版:夜光杯
   第A38版:夜光杯
   第A39版:连载
   第A40版:阅读
   第B01版:教育周刊
   第B02版:校园内外/教育周刊
   第B03版:教育周刊/海外课堂
   第B04版:校园内外/教育周刊
   第B05版:教育周刊/关注工博会
   第B06版:人才周刊
   第B07版:人才周刊/移民热点
   第B08版:留学移民/人才周刊
   第B09版:人才周刊/招生移民
   第B10版:广告
   第B11版:汽车周刊
   第B12版:车界车市/汽车周刊
   第B13版:汽车周刊/车界车市
   第B14版:车界车市/汽车周刊
   第B15版:汽车周刊/汽车资讯
   第B16版:我爱我车/汽车周刊
抢生源并不是真正的教育改革
边做边学,体味失败也“伟大”
广告
广告
新民晚报校园内外/教育周刊B02边做边学,体味失败也“伟大” 2013-11-13 2 2013年11月13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