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的小发明也能登上工博会大堂”,听到这个消息,赵振峰异常激动。说起这个“自动分类垃圾桶”的创意,他说源于一次生活的经历。他发现社区居民倒垃圾时,没有分类的意识,随意丢弃。“我们的设计将目光聚焦小区、公园等休闲场所,希望人们在扔垃圾的同时就能解决分类问题。两年前,我们完成了最实的设计,当时申请了学校的大学生创新项目,但制作还不精良。”
环保型分类垃圾桶从大学生创新项目到工博会的参展作品,赵振峰团队花了不少工夫。垃圾桶原理虽然简单,做起来可不容易,尤其是垃圾分类的可靠性是检验设备的重要标准。电机选择、电机静力矩与带动负载之间的关系、电机启动的力矩衰减……每一个机械方面的问题都需要去攻克。团队还在优化结构和控制方面数易其稿,结构方面更多使用标准件以降低成本,铝型材骨架连接更加牢固,结构更加简洁;电控方面更趋于模块化,所有控制元件集成于一块Pcb板上,其他控制模块也集成于一个电路控制箱之中。经过本次优化,“自动分类垃圾桶”检测和分离的准确率和效率有了很大的提高,调试维护更加方便;自动分类垃圾桶室外的美观程度也进一步改善,能更容易地融入公园、商场的氛围,同时采用太阳能电池板供电,既实现了节约能源,又达到了能源的回收再利用。赵振峰和组员们多次试验,并请来专业老师帮忙,最终,难题一个个解决。
目前,该产品已申请专利,并有公司与团队初步达成意向,将投产后放置在本市的公园、商场等公众场所。 本报记者 张炯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