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7:科教卫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对公益晚托班舆论并非一边倒叫好,有部分老师家长提出疑问——~~~
对公益晚托班舆论并非一边倒叫好,有部分老师家长提出疑问——~~~
对公益晚托班舆论并非一边倒叫好,有部分老师家长提出疑问——~~~
对公益晚托班舆论并非一边倒叫好,有部分老师家长提出疑问——~~~
对公益晚托班舆论并非一边倒叫好,有部分老师家长提出疑问——~~~
对公益晚托班舆论并非一边倒叫好,有部分老师家长提出疑问——~~~
对公益晚托班舆论并非一边倒叫好,有部分老师家长提出疑问——~~~
     
2013年11月13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对公益晚托班舆论并非一边倒叫好,有部分老师家长提出疑问——
学生放学后是否仍需“圈养”?
王蔚
  “下午3点半放学后孩子没人接没人管怎么办?”对于这个出现在部分家庭部分中小学生身上的“老大难”问题,北京市教委近日提出,今后学校可以在下午3时30分至5时组织兴趣班和社团活动,所有经费由政府埋单。那么,北京的做法有哪些借鉴意义?政府埋单办兴趣班,是否真的符合所有学生的实际需求呢?

  晚托班会不会变成“延长班”

  近年来,包括上海在内的各地中小学相继取消了晚托班。不允许以晚托之名收取各种费用,是一条刚性纪律。现在,北京带头由政府埋单填补下午3时30分后约一个多小时的“空白点”,如此一来,原来只是为部分学生设立的晚托班,会不会变成面向所有学生的不收费“延长班”呢?对此,舆论并非一边倒地叫好。

  上海闸北区第三中心小学心理教师陈来秀说,没必要到了规定的放学时间,还非要把学生“圈养”在学校里,教育应该提供的是个性化服务,比如有的孩子就应该让他们在放学后多一点自由掌控的时间,玩也好、运动也罢,哪怕休闲或小憩,都没什么不好,为什么上了8小时课后,还硬要呆在学校里?该校三年级有个叫陈雨情的女生,不仅成绩优秀,而且还兴趣广泛、能力很强,她的妈妈告诉记者,每天两点多钟放学后会带着女儿逛逛街、看看电影、兜兜展览馆,或去吃点好吃的,没必要把孩子的神经从早到晚绷得紧紧的。

  教育服务时间有限还是无限

  其实,由政府埋单的晚托班,在各地都有试点。早在5年前,上海静安区教育局就明确规定,政府出资为学生晚托埋单,以每位学生每月12元投入经费,反响十分热烈。除了这样公益性的晚托,其他常见的晚托服务有两种。一种是交由私人家庭式托管,第二种是前往民办课外辅导机构开办的托管班。前者的合法性、安全性都存在问题;而后者也大多缺乏教育部门的监管和认可。课后校外托管实际上是一个教育、工商、社区“三不管”的灰色地带。

  现在出现了由政府埋单的晚托班,但有几个矛盾仍亟需解答。比如,公办学校的教育服务时间、教育责任究竟是有限的还是无限的?上海新黄浦实验学校校长王洪伟还提出,现在教师每周16至18节的课时工作量已经饱和,放学后还要腾出时间参加诸如信息技术、学科研修的培训,如果再要负责晚托,就势必会挤占他们正常工作与业务提升的精力,这个问题怎么解决?

  引进社会培训机构谁来管

  此次北京还有一个新做法,即鼓励学校聘请校外兼职教师进校指导,也可以引入具有资质的社会机构参与晚托班工作。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家长们对此也有自己的想法。既然动用的是公共财政,投向的就不可能只是部分学生,而要让所有学生都参加到晚托行列,会不会把晚托弄成变相的补课班呢?还有,引入的社会培训机构,会不会把晚托只当成个“副业”甚至是拉生源的渠道?上海实验学校西校校长章志强说,引进容易监管难,如果有培训机构利用晚托服务的时机“留一手”,暗地里鼓动学生在双休日或寒暑假里去他们那里接受培训,这谁来管、又如何管?

  上海闵行区教育局局长王浩说,即便是政府埋单的晚托服务,首先应当去学科化,充分保证学生在放学后参加社团活动、文体活动的时间,而要把社会力量也引入到学校来共同负责学生的晚托班,则需加强政府的监管,认真做好服务内容与服务质量的评估。  本报记者 王蔚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评论·随笔
   第A05版:要闻
   第A06版:综合新闻
   第A07版:科教卫新闻
   第A08版:民生新闻
   第A09版:民生新闻
   第A10版:社会新闻
   第A11版:广告
   第A12版:法治新闻
   第A13版:早间点击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中国新闻
   第A16版:市民文化节
   第A17版:文娱新闻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文娱新闻
   第A20版:广告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体育新闻
   第A23版:体育新闻
   第A24版:目击
   第A25版:地产资讯
   第A26版:读者之声
   第A27版:广告
   第A28版:国际新闻
   第A29版:国际新闻
   第A30版:六一健康·专版
   第A31版:财经新闻
   第A32版:财经新闻
   第A33版:长三角
   第A34版:社会·生活/长三角
   第A35版:长三角/文化·旅游
   第A36版:蓝天下的至爱
   第A37版:夜光杯
   第A38版:夜光杯
   第A39版:连载
   第A40版:阅读
   第B01版:教育周刊
   第B02版:校园内外/教育周刊
   第B03版:教育周刊/海外课堂
   第B04版:校园内外/教育周刊
   第B05版:教育周刊/关注工博会
   第B06版:人才周刊
   第B07版:人才周刊/移民热点
   第B08版:留学移民/人才周刊
   第B09版:人才周刊/招生移民
   第B10版:广告
   第B11版:汽车周刊
   第B12版:车界车市/汽车周刊
   第B13版:汽车周刊/车界车市
   第B14版:车界车市/汽车周刊
   第B15版:汽车周刊/汽车资讯
   第B16版:我爱我车/汽车周刊
4岁舟舟获助上午移植脐带血
瑞士舞蹈家走进同济校园
沪探索糖尿病防治新模式
市健康科技协会揭牌成立
学生放学后是否仍需“圈养”?
第六届“谈家桢生命科学奖”颁奖
广告
新民晚报科教卫新闻A07学生放学后是否仍需“圈养”? 2013-11-13 2 2013年11月13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