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了这么大周章,这位残疾老人一时的出行困难是解决了,但谁能保证下次的出行顺利呢?正如金山巴士公司值班员所说,拒载肯定是不对的。但公允地说,公交车司机似乎也无力独自解决此类问题。
照顾残疾人的公共福利,并非一个单位、一个家庭所能胜任,这同时也意味着,每一个可能偶遇残疾人的单位和个人,从制度和道义层面都应该多一份关怀。站在社会治理角度,为残疾人建设无障碍环境,仍然任重道远。对于公交车、出租车拒载残疾人的现象,除了谴责,似乎没有什么有效的应对措施。无障碍设施的多寡,以及是否用到实处,可以从侧面反映一个国家、城市的经济实力和文明水准。国内一些大城市的公交车上确实空出了一个轮椅的空间,但如果没有建设相应的地面配套设施,没有通过规范服务保证顺利安全地把残疾人送上车,没有保险制度排除司机“怕老人独自坐车出事情”的担忧,车上的空间也只会沦为华而不实的摆设。
此外,公共关怀固然重要,对残疾人来说最要紧的毕竟还是家人(尤其是法定扶养人和监护人)的陪护。
(陶舜 全文刊新民网,网址www.xinmi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