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子篇载: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孔子下,欲与之言。趋而辟之,不得与之言。”
楚狂,楚国一个狂人。接舆,古代学者一般认为是人名,流传至今;但有人指出是“迎着车子”的意思,此说有理,本文采纳。凤,传说中众鸟之长,逢盛世明君才会出现;此处喻孔子。谏,搀救。已,停止;“已而”可译“算了吧”。追,补救。殆,败坏,失败,懈怠,本文译作“腐败”。趋,小步快走。辟,同避。
用现代汉语复述此章:楚国一个狂人迎面而来,唱着歌从孔子车旁经过。他唱道:“凤凰啊!凤凰啊!为什么你的德行衰退了?过去的不能挽回,未来的还可补救。算了吧!算了吧!现今的从政者都腐败了啊!”孔子下车,想和这个人交谈。狂人快步躲开,孔子没能和他说上话。
古代多部典籍均载有楚狂接舆,说他是佯狂的隐士。他知道且尊敬孔子,同时又为孔子惋惜。孔子要去楚国,他在路上以一种间接的形式劝诫孔子,亦有讥讽之意。狂人之歌是唱给孔子听的,实际上是说:你应该像是凤凰,有道盛世才现身,可你却栖栖遑遑到处抛头露面,哪里还有什么高贵形象?你以前的所做所为已经过去不说了,但以后怎么做还来得及改正,你可要好好想清楚。要知道,楚国从政者都已腐败了,你到楚国来干什么呢?
当然,也有可能“凤兮”云云只是一顶虚拟的高帽,让听者心悦,以使后面的劝诫更加有效。即便如此,亦必承认楚狂的语言艺术非同一般。
如《“贤者辟世”》等几篇前文所说,孔子对隐士是很尊重的。当他听到楚狂歌声,心有所动,很想与之交流一番,起码是表达自己的敬意或善意。但是,楚狂非等闲人物,知道孔子可能会说些什么,而自己的意思已经表达清楚,何必再多费口舌,于是快步走开。
读者可从此章得到两点收获:其一,进一步了解隐士的思想观点,核心就是避世。其二,“孔子下,欲与之言”,非但不以楚狂之歌为忤,反而心有戚戚焉,从中可以看出孔子宽广的胸怀和谦虚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