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族中有从医者,同辈表兄最冒尖,曾为上世纪九十年代上海胃癌攻关小组副组长,下一代里中西医兼有,朋友中从医者可组成一个加强排,在社会上个个称得上人品医品“顶呱呱”,于是天然有着对医者敬仰敬重敬爱之感。然而,一次偶然的“远离”,发现“医患的纠结”竟然就在身边。
近日脚底扎到了铁钉,按常识挤出创口之血,听从医生朋友建议去了附近三甲医院急诊。看着长串的队伍,即询问导医可否自助挂号。导医说,只有儿科可以。我说,那么多抱着孩子的家长在排队挂号,为什么不招呼他们“舍远求近”呢?“自助是自愿的。”那护士“启蒙”着我。
无奈,花了十多分钟挂上急诊。骨科急诊室只有一个医生,三四个患者。我轮到后叙述着,医生连创口都不看一眼,问:“你生过什么毛病?”我答:“什么叫生过毛病?”他瞪了瞪:“高血压、心梗脑梗、糖尿病?”在病历卡上一边盖一连串章,一边叫我去付费打针。于是,重复排队付费、又排队领药。
遵医生之嘱,皮试之后前去“报到”。他说在外面等20分钟,没反应回家,明天再来。我问:“创口已愈合,我因每天游泳能下水吗?”他没好气地回答:“不要命了!破伤风没救的,两周不许碰水!快签名。”我看到病历卡上竟有7个文字章。你不需看也看不懂。我体谅他的“厌烦”,也不与他一般“见识”,于是签名退出。也许见我比较“谦卑”,他口气稍变说,明天挂号再来报到。回家后一看病历卡的内容,可谓哭笑不得。
第一枚章内容:查体,神清,生命体征平稳;病理征,(-)NS(-);颈椎压痛(-)……约有29项(-)之多。
第二枚:咬伤(带有多种毒力强度的细菌)及刺伤,无论新鲜伤或已有感染者,伤口均不应缝合……
第三枚:骨科急(门)诊手术前谈话。1.麻醉意外(心跳、呼吸骤停);2.术后伤口感染……标有6点提示;然后是病员同意,不同意,放弃手术后果自负签字。
第四枚:骨科急诊手术前谈话。因患者伤后过久来院,伤口污染严重……病员签字。
第五枚:否认药物过敏史及禁忌症,有不良反应者及时停药就诊。注意配药品不可退换,两天内骨科专家门诊确认及完善治疗。
第六枚:患者须知……
第七枚内容:目前按骨折治疗原则处理……
每枚章约5厘米长、7厘米宽,所列内容,与我“病情”相去甚远,然而内容透出的信息量、信息指向,昭然若揭。
习总书记曾强调,“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进程中,中华民族创造了博大精深的灿烂文化,要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以人们喜闻乐见、具有广泛参与性的方式推广开来,把跨越时空、跨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把集成传统优秀文化又弘扬时代精神、立足本国又面向世界的当代中国文化创新成果传播出去。”悬壶济世,也是中华传统的医德,“责任担当”的救死扶伤、治病救人是那么的高尚与伟大,也是一条“经世致用”的路径,更是从医者安身立命的价值取向。我想,培育和弘扬医德任重道远啊。
医院的存在不仅仅是“悬壶”,从医者给患者以人文关怀就是最基础、最现实的“济世”方式了。其实,当今社会分工的细化,各群体的职业与专业的使命,概莫能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