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的片子,最俗而又印象深刻的,是《灰姑娘》。
俗是俗套,因为这故事实在太熟了,看多了飞来飞去的超级英雄,南瓜马车的魔法也不稀奇——就只能看人了。灰姑娘和王子分别演过大热的剧集《唐顿庄园》和《权利的游戏》,是人气高涨的小鲜肉。不过,我是冲着两个妈去的。
凯特·布兰切特的气场太大了,把后妈演得像皇后一样,直接进《白雪公主》剧组都没问题。这既要怪她的演技太出挑,也因为导演是做莎剧出身的肯尼斯·布拉纳,把戏剧张力和效果都赋予在她身上了。当然,也有惯性——她这几年,演了太多有权有势的女性,一不留神就露了马脚也是正常的。就像“小雀斑”埃迪·瑞德梅恩,在《木星上行》中演宇宙王朝的继承者,说话有气无力的样子总让人想到霍金。
曾经看到时尚杂志把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选为世界上最迷人的50位女性之一,因为她优雅、得体,让人感觉舒适,她的时尚是不带侵略性的。而演活了伊丽莎白一世的凯特一定也在这个榜单上,只是导演们很喜欢让她表现出侵略性的一面。哪怕是落难的暴发户,都依然香奈儿、铂金包,咄咄逼人——茉莉这个角色实在太叫人讨厌了,如果《蓝茉莉》不是她演的,真心看不下去。
和后妈比起来,演仙妈的海伦娜·伯翰·卡特太弱了,弱得令人难以置信。她可是爱丽丝的红桃皇后欸,动不动要砍人头,还是伏地魔的女干将,为了儿子最后反戈一击。但是在《灰姑娘》里面,不仅戏份少,造型也普通,和横一条竖一条大伞裙的后妈比起来,blingbling(亮晶晶)得几近廉价。好歹导演也是和她有过五年情的,把人家用得这么低调,也不知道在顾忌什么。还是另一位ex(旧爱)蒂姆·伯顿大方,爱得轰轰烈烈的时候从来举贤不避亲。不过后者和强尼·戴普的合作更源远流长,到底谁更亲也真的蛮难说的。
喜欢一个人还是需要一点理由的。对海伦娜,得从当年在胜利电影院把《看得见风景的房间》看了六七遍开始计算,电影里的她17岁,又清新又独立。所以后来在银幕上突然很暗黑地出现,还真没认出来,而且也颇痛心疾首了一阵子。
凯特出道略晚,让她声誉鹊起的《伊丽莎白》我也是很后来才和第二部《黄金时代》一起看的。但是2004年看《指环王3》的同时,在法国还看了一部《水中生活》,她拍片时怀着老二,就挺着大肚子跑到追鲸鲨的船上演了个女记者,几乎不施脂粉,和精灵女王完全判若两人,印象一下子就立体了。小李子之所以没有凭《飞行者》夺下小金人,原因之一就是演凯瑟琳·赫本的太强了吧。
最后请允许我再补个刀——《灰姑娘》之后,又刷了《帕丁顿熊》,就觉得妮可·基德曼的反派实在太——无趣了。而之前的《摩纳哥王妃》也颇乏味。据说得奖会衰三年,可现在距离她粘着假鼻子演伍尔芙已经13年了吧。
当然,有弹有赞,方为正能量——《帕丁顿熊》里面好心的布朗夫人,总觉得面善,最后想起来,莎莉·霍金斯在《蓝茉莉》里演收留了茉莉的妹妹。如果说凯特得奖是面子,她就是里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