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4:长江客轮翻沉事件特别报道
     
本版列表新闻
     
2015年06月04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空气集中部位有存活可能
■ 昨天大吊船出动,准备择时将“东方之星”吊起严共景 摄
  ■ 为何选择切割方案?

  截至昨晚,“东方之星”倾覆的时间已达到两天,在科学施救方面,一直有三种方案可供救援人员选择。第一,切割船体;第二个,吊起船体;第三,潜水员水下探摸搜寻。

  最终救援人员采取了氧割方案。大连海事大学航海系朱玉柱教授表示,在前期的准备工作做实了之后,现在进行切割,应该说还是挺有希望的。“尤其在船底部位,会存在着大量的空气,我乐观的想法,机舱的船员可能在此,有一些存活的可能性。”朱玉柱说。这两天的救援中,潜水员都是从船体两侧下去来摸排船舱的,船底的口子割开之后,就从最上方给潜水员提供了一个通道,两边加上中间的通道,可以减少船体内部的死角,能够摸排每一寸角落。

  ■ 为何48小时后才切割?

  中船708所高级工程师吴正廉等专家指出,当船突然翻沉后,船舱内空气在水中排出速度很慢,而且会在船舱内向上运动,可能形成很多空气垫或空气囊,短期内可以维持人的生命。而由于船内气压升高促使船浮至水面,一旦贸然切割救援将直接导致“东方之星”客船沉没江底。也有专家指出,船倒扣过来之后是一个浮体,如果不进行相关固定的话,立即切割会产生压差,甚至使这个船沉覆,前面所做的工作就前功尽弃。

  在这48个小时内,专家和相关人士调取了沉船设计结构图,对包括船的整个构造、年限等情况进行翔实研究,在船上研究出三块区域可供切割,这三块区域包括空气舱、首空舱还有污水井的舱体。这三处氧气比较集中,生还的可能性比较大,而且潜水员下去救援的难度也会相对减轻一些。为了能找到更多生还者,现场指挥部确定的救援方案是:潜水员先通过敲击寻找水下被困者,进而通过钻孔等方式向船舱内注入压缩空气或氧气。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时政·要闻
   第A03版:时政新闻
   第A04版:长江客轮翻沉事件特别报道
   第A05版:评论/随笔
   第A06版:民生速递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上海新闻
   第A10版:上海新闻
   第A11版:广告
   第A12版:新民资讯
   第A13版:社会新闻
   第A14版:互动
   第A15版:中国新闻
   第A16版:中国新闻
   第A17版:国际新闻
   第A18版:国际新闻
   第A19版:专版
   第A20版:文体新闻
   第A21版:文体新闻/娱乐
   第A22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23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4版:财经新闻
   第A25版:新民健康/慢病
   第A26版:互动/新民健康
   第A27版:市场之窗/资讯
   第A28版:夜光杯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大购网专版
   第A31版:阅读/连载
   第A32版:目击/街拍
   第B01版:新民环球
   第B02版:论坛/新民环球
   第B03版:新民环球/教育·健康
   第B04版:好吃周刊
   第B05版:好吃周刊/我家厨房
   第B06版:吃遍中国/好吃周刊
   第B07版:好吃周刊/美食地图
   第B08版:美食大观/好吃周刊
   第B09版:新民楼市
   第B10版:地产资讯/新民楼市
   第B11版:广告
   第B12版:地产资讯/新民楼市
   第B13版:广告
   第B14版:地产资讯/新民楼市
   第B15版:新民楼市/广告
   第B16版:广告/新民楼市
切割开舱救援是今日重点
本市部署善后工作
首笔赔款已支付
空气集中部位有存活可能
新民晚报长江客轮翻沉事件特别报道A04空气集中部位有存活可能 2015-06-04 2 2015年06月04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