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多芬的晚期弦乐四重奏是指贝多芬在《庄严弥撒曲》和《第九交响曲》之后创作的五部弦乐四重奏(作品127、130、131、132、135)。这五首弦乐四重奏是贝多芬在他去世前二年的全部创作。如果说最好的总是在最后,那么贝多芬的这些弦乐四重奏真的比他的《庄严弥撒曲》和《第九交响曲》还更好更重要吗?难道这些最后的创作真的是最好或者是最重要的吗?
初听贝多芬晚期四重奏,总是觉得这些音乐,艰涩,深晦难懂,但坚信有内容的音乐,越多听,越多理解。
一个耳聋的、被疾病缠身的孤独的音乐家,在自己生命的最后阶段,他完全听不见自己的音乐,那么除了生命中孤寂的回声,他还能听到什么呢?在反复聆听贝多芬的的晚期弦乐四重奏之后,他一定听见了
相聚的短暂,告别的无情,
岁月的无奈,死亡的逼近,
当然,他一定还听见了
花的开放,云的飘行,
光阴的逝去,生命的降临,
阳光的安慰,善良的指引。
在这些四重奏之中,如果说从前的愤怒和惶恐还能依稀可见的话。
那么,寂寞柔情已是坦然面对,这尤以Op130中的卡瓦提娜和Op132中的感恩圣歌最为代表。从中我们能够清晰明辨善良和美是贝多芬晚期弦乐四重奏最重要的指引。
这一切也许无关技巧,也不关乎哲学的引导,我宁愿相信这只是贝多芬在生命之息尚存之时,他的伟大的人性的自然流露。
无为而为之,使贝多芬让自己的音乐在生命最后的存息之时得以圆满。这些音乐一如新月升天,江河入海。如此皎洁,但我们看不见它的全部,如此浩荡,但我们只看见它的平静。
贝多芬的晚期弦乐四重奏也许并没有明确的指向,但它们更容易让人产生联想和心生感触。最终,贝多芬就是这样用善良的语言来表达了自己的生命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