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4: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5年09月12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民以食为天
李晓东
  李晓东

  俗语说,民以食为天。其中含义,并非仅仅说人不吃饭就活不下去。那是另一句更直白的话“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发慌!”天之大者,在于道。因此,民以食为天,更深层的含义是,食物不仅可以充饥,满足人的自然属性,而且在人的社会属性构建中,发挥着必不可少的重要作用。

  农村的“饭场”,虽然各吃各的,但依然是一种形式的聚餐。交际交流,是这种场景的核心功能。以吃饭为平台,为媒介,将大家聚集在一起。在食物并不丰富的年代,忍受着大快朵颐的诱惑,一起边吃边聊,社会需求和身体需求达到了统一,身体需求也为此做出了让步。

  第二种交际手段是,相互送好吃的。我家和二叔、三叔家住在一个院子里,哪家做了好饭,比如刀削面、拉面、饺子、包子、馒头等等,都要给另两家送一碗。有时,还会给其他院子的邻居送。用现在的术语,叫分享,透着亲近和温暖。送了,在饭场里吃才能心安理得,才能略显出吃好饭的满足甚至得意。否则,便是关着门偷吃了。

  关于偷吃的笑话,自古及今,民间流传得可不少啊!村里哪家娶了媳妇,本家和邻居要叫新媳妇吃饭。一家家吃下来,有时要大半个月。好饭毕竟难得,请新媳妇,便只请她一人,丈夫和夫家其他人都不跟来。到陌生的村子的陌生人家吃饭,难免拘束,但一顿饭吃下来,就熟悉了。远亲不如近邻,吃大半个月,主要的,可能伴随一生的社会关系,便建立起来了。

  村小学新来了老师,也要一家家吃饭,无论家里有没有孩子上学。对孤独离家在外工作的老师的热情,对知识和教育的尊重,甚至对老师的“考察”,都在这一顿饭中完成,然后,可以在饭场上交流。

  “吃派饭”,一直被视为干部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优良作风。其实,派饭,并不简单。乡里干部到村,作风再好,也不愿到家里邋遢,饭食不好的人家去。所以,一个村常有比较精干的几家,常作为派饭的定点。熟悉了,乡干部就主动说,我到谁谁家吃派饭。派饭分两步,半上午或下午,村干部会先来打个招呼,也是征求意见,看是否方便。快到饭点时,带吃派饭的干部来家。我小时候,粮食还不富裕,常是两道饭,给派饭干部吃好的,比如纯白面的面条,自己吃差一点的。但孩子们可以借机沾点光。所以,到谁家吃派饭,其实是乡干部、村干部和村里人对某家人家的正面评价。

  过年的谚语民谣,除了说到贴春联、放鞭炮外,大多在盼好吃的。拜年的物质载体,同样是吃,是在交换食物。吾乡风俗,到亲戚家拜年,拿十个馒头,大约代表十全十美吧。对方回四个。“四”,现在人们认为不吉利,老风俗却代表着双双对对,大为吉祥。至于端午、中秋,直接称作“送粽子”,“送月饼”,吃食和节日二位一体了。

  民以食为天,人们通过吃,为自己构建了一张生活的,人际关系的,社会组织的网。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评论/专栏
   第A03版:新民观察·要闻
   第A04版:上海新闻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中国新闻
   第A07版:广告
   第A08版:文体汇
   第A09版:文体汇/话题
   第A10版:人物/文体汇
   第A11版:文体汇/跨界
   第A12版:互动
   第A13版:广告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广告
   第A16版:广告
   第B01版:金融城
   第B02版:封面人物/金融城
   第B03版:金融城/中国商学院
   第B04版:股市大势/金融城
   第B05版:金融城/上市公司/金市汇市
   第B06版:热点解读/金融城
   第B07版:金融城/证券服务
   第B08版:家装专版
   第B09版:金融城/理念分享
   第B10版:基金纵横/金融城
   第B11版:金融城/大数据分析
   第B12版:互联网金融/金融城
   第B13版:金融城/房产在线
   第B14版:金融城周报/金融城
   第B15版:金融城/彩票世界
   第B16版:个人理财/金融城
   第C01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C02版:城市话题/国家艺术杂志
   第C03版:国家艺术杂志/音乐时空
   第C04版:海外传真/国家艺术杂志
   第C05版:国家艺术杂志/文化时评
   第C06版:艺术评论/国家艺术杂志
   第C07版:国家艺术杂志/民间收藏
   第C08版:镜头艺术/国家艺术杂志
   第C09版:国家艺术杂志/文娱台历
   第C10版:艺林散页/国家艺术杂志
   第C11版:国家艺术杂志/新民展厅
   第C12版:拍卖/国家艺术杂志
   第C13版:国家艺术杂志/专版
   第C14版:夜光杯
   第C15版:夜光杯
   第C16版:阅读/连载
民以食为天
卌年
英雄何处去
小山 (油画)
“职妇”主席茅丽瑛
上海故事感动美国国会山
新民晚报夜光杯C14民以食为天 2015-09-12 2 2015年09月12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