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孙悟空的电影,迄今为止,我们一只手都能数得过来。除了最让八零后群体唏嘘的《大话西游》系列之外,便是最近上映的《大圣归来》以及多年前的《功夫之王》。孙悟空的影响力还是更多集中在电视剧,每年寒暑假都会在电视台反复播放的86版《西游记》。可以说,中国电影人对孙悟空,或者更甚,对西游这个世界的开发还很不足。
作为神话人物,孙悟空是具备着神性的。何为神性?便是他的力量和他的斗志,筋斗云以及地煞七十二变是神性的具体表现。在《西游记》中,孙悟空是一个能打善斗的神。他大闹天宫、乱改生死簿、闯龙宫、三打白骨精等,无一不体现出他的神性与力量。聊斋中有一篇小说,名叫《齐天大圣》,讲的便是孙行者显灵的故事。但光有神性,没有人性,孙悟空这个形象便会大打折扣。我小时候,正值《西游记》热播,每天中午都守在黑白电视机面前看孙悟空西天取经的神奇之旅。给我印象最深刻的不是大闹天宫,而是三打白骨精那集:孙悟空因猪八戒进谗,与唐僧产生矛盾,唐僧一气之下赶走悟空,悟空为报答师恩,随即变化出四个人,分别在东南西北四个方向朝唐僧跪拜。当时,我看到这个场景,眼眶里便再也忍不住,滚出热泪来了。孙悟空这样一个铁铮铮的神仙,也经不住流露常人的情感。铁汉柔情,着实是让人感动。这是孙悟空人性的一面。
小荧屏里的孙悟空是一代人的童年记忆,而大银幕里的孙悟空则是一代人的青春记忆。这份记忆,是由周星驰构筑的。相信直到今天,周星驰也很难明白,当初票房失利的《大话西游》,怎么就在一转眼之间变成了“后现代主义”的经典电影呢。抛开《大话西游》的电影质量不论,且说孙悟空这个人物。事实上,周星驰是填补了孙悟空在情感上的空白。我们看经典电视剧之中的孙悟空,无一不是嫉恶如仇。唐僧、猪八戒都有情感上的危机和焦虑,唯独孙悟空,却像是个铁石一般的人物。他对待女性角色的态度,与中国古典小说里的英雄颇为接近,像鲁智深、武松,对女色都是“敬而远之”的。古代视女色为红颜祸水,生怕英雄沾染了这祸水,消掉了英雄气概。现代人不是这样的,我们往往认为“爱情价更高”。《大话西游》里的爱情,正好弥补了孙悟空在情感上的不足。敢于追求爱情的孙悟空,无疑会比只会取经、护师的和尚更讨人喜欢。
孙悟空在世界范围内从不缺乏知名度。但比较可惜的是,很多老外印象中的孙悟空,并不是西游世界里的孙悟空,而是鸟山明龙珠世界里的孙悟空。鸟山明的《龙珠》漫画在世界范围内的销量多达两亿册。鸟山明的漫画,对孙悟空的形象进行颠覆性的改造。孙悟空不再是一个猴子,而是一个外星人。他也没有了七十二变,熟悉的道具只剩下筋斗云和伸缩自如的如意金箍棒。他和他的伙伴们,一次次地抗击着来自外星人的威胁,一次次保护地球上的人类。可以说,龙珠世界里的孙悟空,已经与中国的《西游记》完全没有关系。但偏偏这个“山寨”孙悟空,在世界范围内却拥有不少粉丝和不小的知名度。
相对于《龙珠》,中国古典小说《西游记》的传播没有那么深广。除东南亚地区之外,欧美对于《西游记》的认知还是很浅薄的。我曾看过一个报道,说居然有老外将中国的《西游记》翻译成英文“一个和尚和他四个宠物一起旅行的故事”,可见,《西游记》在欧美的推广有多难。
孙悟空有成为一个银幕超级英雄的潜力,也能成为一个像好莱坞超级英雄那样的流行文化符号。但如何挖掘出孙悟空最大的价值和能力,却是一个不小的问题。要想把孙悟空塑造成现代意义上的超级英雄,说得上是任重而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