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犹太难民与上海”展进美国国会山举办开幕式,在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出国巡展的历史上,属于规格最高的一次。有识之士说,虹口区找对了合作伙伴,全美犹太人协会在美国的地位不可小觑。
2014年6月23日傍晚,美国国会众议院办公大楼金厅,“犹太难民与上海”展开幕式如期举行。
主持人开场白之后,率团出席的虹口区政协主席管维镛刚要上去致辞,意外发生了——应邀到场的美国议员、奥巴马犹太事务顾问、以色列驻美副大使……一个个主动上台发言,把他挤到了最后。他撇开发言稿,即兴回应。
当天抢话筒的朋友中,最醒目的是一位“上海犹太人”。老太太并没被安排发言,却自顾自地冲上台去,“阿拉13岁到上海,在霞飞路住过,阿拉会得讲上海闲话……”
主办方邀请了100位左右的嘉宾,可开幕式前的鸡尾酒会就到了200位客人。有些难民幸存者是携家人、后辈出席的,因为“一定要让下一代知道上海的这段往事”。
一块块展板,将观众带往70多年前的上海虹口,有“小维也纳”之称的提篮桥地区。真人、真事、真情,中国人民的博爱,让观众发出阵阵慨叹。有嘉宾问:“为什么当时国际社会都在谴责纳粹对犹太人的迫害,而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吸纳的犹太难民却没有上海多?”
展板中,有一块名为“日本军官一刀砍了拉比的胡子”,是最新发掘的史料。前犹太难民沙亚·斯默回忆:1943年,日本占领当局设立隔离区,限制犹太难民的自由。隔离区内食物紧缺,疾病蔓延。有一次,她得了重病,父亲瓦尔金拉比(上海犹太难民社团的领袖之一)带她去向日本军官申请外出看病的通行证。日本军官让她父亲把头搁在办公桌上,并抽出军刀、高举过头、一刀砍断了他的长髯,竟然还哈哈大笑。这恐怖、屈辱的一幕,斯默记了一辈子。
华裔美国国会议员赵美心看着展览,说了个故事:当她为推动美国国会众议院对美国历史上《排华法案》致歉奔走之时,正是一家著名的犹太人律师事务所出面无偿协助,促使美国国会众议院全票通过相关议案。就是说,铭记当年中国人善举的犹太人,用自己的行动,表达了感恩之情。
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馆长陈俭也讲起感恩的故事:2013年,一名92岁的犹太难民幸存者坚持回到上海看一看,以了却心愿,半年后就去世了。这位老人曾资助一名中国年轻人在美国完成学业,用这种方式表达对中国人民的感激。
中国驻美国大使崔天凯在纽约会见基辛格博士,错过了开幕式,赶回华盛顿,一下火车就直奔现场。“中国从来没有一个地方办的展览在美国国会亮相。”他说,这是一次非常成功的公共外交。身为上外毕业的上海人,他觉得上海人这次有面子。
不知不觉中,开幕式招待会从下午四点一直延续到晚上八点多。一行人意犹未尽,离开国会山时,华盛顿早已沉浸在夜色中。
十日谈
犹太难民与上海
明刊《与时间赛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