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7:评论/随笔
     
本版列表新闻
权威声音~~~
权威声音~~~
权威声音~~~
权威声音~~~
权威声音~~~
权威声音~~~
     
2016年03月16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权威声音
让城市诠释“文明的使命”
李拯
  “要让建筑有温度,使冰冷的建筑与热情的服务紧密结合”“城市是我们共同的家园,应当把更多的公共空间留给市民”“不断提高群众的舒适感、愉悦感和幸福感”……今年两会上,代表委员话语中的城市治理,比以往更具含金量:谈“规模”的少了,谈“文明”的多了;谈“高楼”的少了,谈“治理”的多了。

  这些建言献策,印证着中国城市发展的内在逻辑:经过30多年的快速城镇化,城市在积累了蔚为壮观的“硬实力”之后,已经到了提升“软实力”的阶段。衡量一座城市发展水平,不仅要看地标建筑撑起的天际线,更要看万家忧乐拼成的地平线;不仅要看经济总量的力争上游,更要看治理水平的勇往直前。

  从代表委员的讨论来看,“治理”正是贯穿始终的关键词。消除空气污染,“需要多方合力,准确把握雾霾成因是治霾重要前提”;优化城市规划,注重“专项规划各板块的衔接,把空间布局作为重中之重”;延续城市文脉,“用健全的决策程序遏制‘大拆大建’的冲动”……这些两会上的“好声音”,都是在向城市治理者呼吁,要像重视看得见的硬环境那样,重视看不见的软环境。既要以法治思维完善治理机制,用制度管住权力的任性;又要让治理机制真正运转起来,避免相互龃龉、各自为政,从而形成城市治理的强大合力。

  千百年来,城市都不仅是建筑与街道的排列组合,而是作为人类文明的容器,体现着人类对理想秩序的追求。今天,中国的城市同样肩负着“文明的使命”:在高楼大厦之外,更要以良政善治诠释何谓“现代文明”。(李拯 刊今日人民日报 本报有删节)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全国两会·要闻
   第A03版:全国两会·总理记者会
   第A04版:全国两会·总理记者会
   第A05版:全国两会·总理记者会
   第A06版:全国两会·新民眼
   第A07版:评论/随笔
   第A08版:民生速递
   第A09版:上海新闻
   第A10版:上海新闻
   第A11版:互动
   第A12版:社会新闻
   第A13版:国际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3·15专版
   第A17版:3·15专版
   第A18版:新民资讯
   第A19版:文体新闻
   第A20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21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2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23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4版:财经新闻
   第A25版:新民健康
   第A26版:慢病/新民健康
   第A27版:新民健康/互动
   第A28版:医技/新民健康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夜光杯
   第A31版:阅读/连载
   第A32版:蓝天下的至爱
   第B01版:新民教育
   第B02版:校园内外/新民教育
   第B03版:新民教育/专版
   第B04版:校园通讯/新民教育
   第B05版:新民教育/校园通讯
   第B06版:留学移民/新民教育
   第B07版:新民教育/校园内外
   第B08版:汽车周刊
   第B09版:汽车周刊/车界车市
   第B10版:专题/汽车周刊
   第B11版:汽车周刊/车界车市
   第B12版:我爱我车/汽车周刊
电子商务何时“天下无假”
大白兔 换新衣
让城市诠释“文明的使命”
意式浓缩
快穿上“衣服”!
打假与假打
新民晚报评论/随笔A07让城市诠释“文明的使命” 2016-03-16 2 2016年03月16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