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半山园住了二三十年,周围的路没有不熟悉的。一条路重复走,也不知走过多少回了。我曾经厌倦过重复,以为一遍又一遍地重复毫无新意可言。
旅行,到没有去过的地方走走,想用这种方式打破重复。可旅行毕竟是短暂的,回来依旧走老路。老路走到忍无可忍的地步,也只能力求改变自己了。有一天胡乱翻书,见李渔《窥词管见》里说:“所谓意新者,非于寻常闻见之外,别有所闻所见,而后谓之新也。即在饮食居处之内,布帛菽粟之间,尽有事之极奇,情之极艳,询诸耳目,则为习见习闻,考诸诗词,实为罕听罕睹,以此为新,方是词内之新。”这段文字好像是专门为我写的,我从中悟出道理来。联系朱自清散文来看,真正感人的如《背影》、《给亡妇》等篇都写的身边人和事,而《欧洲杂记》反而显得一般了。归有光散文感人的也都取自日常生活。随园老人袁枚曾六次写随园,他的《祭妹文》也写得感人至深,都是身边事。生活自古以来有许多恒定不变的东西,譬如日月星辰、山川河流、吃饭睡觉等,代代人都能从中感受出新意,过得有滋有味。
张岱的《琅嬛文集》,在我看来,并非篇篇都好。可其中有封写给何紫翔的信,我却特别喜欢。信中讲到了弹古琴的事,以为弹琴的人希望手熟,可熟了又变油了,油了就出不了新意,所以他主张要“练熟还生”。这“练熟还生”四个字太好了。熟路走出生的感觉,新意就在其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