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便融资
欧洲和美国一直夹在削减债务和刺激增长的双重挑战中进退两难,使这两大经济体的央行不得不单打独斗。
按照各央行声明,从5日起,美联储与加拿大、英国、日本、瑞士、欧洲五大央行之间的临时美元流动性互换利率下调50个基点,意味着非美国银行依据现行项目从本地区央行借入美元的成本将降低大约一半。这些央行从美联储获得美元后贷给银行,提供美元贷款的最后期限从原定的2012年8月延长至2013年2月。
这一举动旨在缓解全球经济体系流动性紧张的局面。全球金融交易中相当大比例以美元结算,投资者对欧洲银行信心不足,不愿向后者提供美元,欧洲央行几乎成为欧洲银行美元融资唯一途径。
权宜之计
六大央行声明在欧洲和美国股市受到投资者热烈响应。德国法兰克福股市DAX指数当天跳涨近5%,美国标准普尔500种股票指数大涨超过4%,一些欧洲政府和银行的拆借利率则小幅下跌。
分析师提醒,六大央行的举动并未解决根本问题。本次行动的流程为:美联储向欧洲央行供应美元,换取等值欧元,欧洲央行再向银行发放美元贷款。如果银行无法还贷,损失由欧洲央行“埋单”。因此,六大央行的努力仅能为欧元区解决债务危机赢得一些时间。
欧洲领导人正在形成一项方案,使市场相信重债国债务总额并非大到无边;他们还将限制欧元区成员国的借债行为。12月8日的布鲁塞尔会议将是最后期限。
燃眉之急
尽管六大央行声明令资本市场雀跃,但加拿大《环球邮报》评论,联手救市实际反映欧洲财政局势正在恶化。
欧债危机早已蔓延至欧洲主要银行。六大央行最新举措旨在缓解金融市场流动性紧张局面,却无法持续压低意大利、西班牙等重债国的拆借利率。贷款重组专家尤尔舍夫斯基说,“意大利或许能以7%的利率筹到钱。但只要贷款利率超过4.5%,经济就难以为继。”
《环球邮报》认为,除非欧洲领导人能接受更激进措施,如欧洲央行无限度干预,以全欧债券替换重债国债券,由实力最强国家提供担保,否则银行间互不信任加剧,企业、政府和央行将不得不为欧元区的终结作准备。
卜晓明 (新华社供本报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