篮球场上争胜,靠的是5人协同作战。当外援占去两个名额时,人们似乎已经很难欣赏到本土球员的发挥了。
然而,姚明、王治郅的时代过去后,哪几个本土球星的名字在国际篮坛叫得响?
在CBA官网的各项数据排名中,得分、篮板、抢断,全是外援的天下。由此可见,当外援越来越大牌、越来越全能,CBA本土球员在场上的影响力也就越来越小。
外援对CBA而言,一直以来都是一把双刃剑。这把双刃剑舞得好,能让CBA商业价值剧增的同时,本土球员也会沾光,从外援身上学到一些东西。反之,本土球员的作用会日趋退化,对于中国篮坛的可持续发展而言,并不是件好事。
当我们迎来CBA有史以来最好的时代时,是否该冷静下来想一想,我们需要这些NBA球星做啥?他们只是来短期打工,奉献几场精彩比赛,还是能来帮助本土球员有所提升?
尽管本赛季CBA涌入不少NBA大牌球星,获得前所未有的关注度,但这只是暂时的繁华。再过24天,NBA新赛季的大幕即将开始。在近70岁的NBA面前,16岁的CBA真正需要担忧的不是外援走不走,而是能推出什么样的本土球星,怎样吸引球迷的眼球,打造可持续发展的CBA职业联赛。
本报记者 陶邢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