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沪深股市报复性反弹的同时,中国证监会新任主席郭树清也首次亮相,纵论未来资本市场的建设,以“发动机、推进器、晴雨表、粘合剂”给中国资本市场以全新定位。结合近期证监会出台的一系列措施,可以说中国资本市场基础建设正在稳步推进。
引导资金进入市场
昨天上午,郭树清出席了由科技部、深圳市人民政府和深圳证券交易所共同主办的第九届中小企业融资论坛,这是他就任证监会主席后,首次就资本市场发表公开演讲,引起市场广泛关注。虽然郭树清说,他刚刚从间接融资领域转岗到直接融资战线,对资本市场并没有多少成熟的想法,但是,他对资本市场“发动机、推进器、晴雨表、粘合剂”的定位表述还是很有新意。郭树清说,把中国的资本市场建设成为自主创新的发动机,产业升级的推进器,国民经济的晴雨表,全球合作的粘合剂。
这个不长的演讲,对未来资本市场建设进行了阐述,值得关注的是,郭树清提到要“拓展和完善储蓄转化为投资的机制”。他指出,我国是世界上储蓄率最高的国家之一,每年形成的净储蓄的绝对额也名列前茅,但是国内不少产业和地区资金短缺,“三农”和中小企业尤为突出。大力发展资本市场,有助于推进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和融资方式的多样化,有助于引导民间资本进入代表未来发展方向的领域。他还指出,债券融资也存在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截至2010年底,美国企业债券余额相当于银行贷款余额的207%,韩国为54.45%、日本为43.29%,而我国企业债券余额仅相当于银行贷款余额的18.32%。
底部区域或将确认
事实上,11月以来证监会出台一系列完善市场机制的措施,包括鼓励上市公司分红,创业板退市制度等,这些资本市场基础建设对长远发展十分重要。不过,投资者目前对市场较为失望,指责较多。郭树清对于证券市场存在的问题也有清醒认识,他说,中国的证券期货市场还十分年轻,存在明显的缺点和不足。例如,行业和产品的结构还很不完善,服务国民经济的广度和深度都需要拓展;内在约束机制还不健全,一些市场主体诚实守信、规范守法的意识相当淡漠,市场分层不够清晰,投资者适当性安排比较薄弱,风险分散和承受能力不强,理性投资和长期投资的基础尚不厚实,有些时候投机炒作、追涨杀跌、大起大落的现象仍然比较突出;监管理念和方式还不能适应市场发展的需要,执法的及时性、有效性和权威性迫切需要增强。这些发展过程当中的问题只能在发展中得到解决。
应该说,证监会目前的这些基础建设就是在发展过程中解决问题,短期未必能立刻见效,但长期有着深远影响。昨天,在央行下调存款准备金率以及欧美央行放宽流动性欧美股市暴涨的刺激下,沪深股市跳空高开大幅反弹,上证指数报收2386.86点,上涨2.29%;深证成指报收9917.86点,涨幅为2.32%。虽然这次消息刺激,但市场本身处于底部区域是反弹的一个重要基础。
市场人士认为,货币政策正在转向放松方向,后续财政政策也有望加大力度以对冲经济下行压力,目前股市的底部区域或将确认。随着资本市场基础制度建设进一步完善,中国股市未来还是大有潜力。 本报记者许超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