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广告服务商尤其青睐这类信息。他们有专门的服务器,可以收集和整理手机应用程序发送的信息,根据这些信息向消费者定向投放广告,或者为广告主和网络媒体充当中介,最终使企业在数以亿计的消费者中精确定位潜在客户。
美国英特尔公司实验室和杜克大学联合调查发现,30款安卓手机应用程序中15款在机主不知情情况下向一个远程广告服务器发送机主行踪信息,这15款中7款自动发送识别手机的序列号。在特定情况下,这些应用程序还向其供应商发送手机号码和序列号。
手机软件安全公司Sm°-bi1eSystem调查发现,20%的安卓手机应用程序允许第三方获得有关机主的敏感或私密信息。这意味着,除了应用程序供应商以外,其他公司也能够获悉智能手机机主隐私。
调查还发现,在机主不知情的情况下,5%的应用程序会自行拨打电话,2%的应用程序会向特定号码发送付费短信。
韩国通信委员会今年8月宣布,苹果公司在未经用户同意的情况下,通过iPh°ne手机收集用户行踪信息,违反韩国相关法律,决定处以300万韩元(约合2830美元)罚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