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年前,我毕业未久,如学姐也即将面临毕业,可是她却不落俗套没有去选择成为法官、检察官或律师的光鲜职业,而是创办了小兔兔民间工艺,主要出售来自中国民间的各种工艺品。如此轻易就放弃过往的辉煌经历,放弃曾经的光荣和梦想,如同其他人一样,我也曾有不解。
一日,我去看望如学姐,在她的店里参观,恰逢伯母从台北飞来,劝阻如学姐,回归正途。伯母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如学姐却始终不为所动。伯母要我帮忙劝劝如学姐,我却沉默了。我是理解伯母的,如同世界上其他的母亲一样,望女成凤,如学姐优雅的气质和教养,和曾经辉煌的过往,无一不饱含和体现着伯母从小到大的期许、叮咛和殷殷教诲。可,我也是理解如的。名校高学历,乖巧聪颖,秀美灵慧,外人看来风光无限,倾羡不已,活在父辈期许中,可其中又有多少是心甘情愿呢?我反而钦佩她的不落俗套,敢于直面自己的内心,毅然放弃曾经的光鲜过往,做自己想做和喜欢的事业,这何尝又不是一种难得的幸福?
如与阳的相识,颇为独特。五年前,虽未毕业,如搬离燕园,入住五道口的华清嘉园,由于房东住得较远,所以各种事务交由朋友和兼任前房客的阳打理。一日,如发现墙上有一个小洞,颇为不舒服,跟阳投诉。阳应声而来,但是由于没有石灰,而巧妙地用面粉把墙面的洞补上。此后如此种种,阳都一一细心照顾和帮忙。三月后的第一次约会,如约而至的如,一身紫衣优雅美丽,阳顿时惊为天人,一见倾心,从此非卿不娶。
婚礼上播放VCR,看见台北举行的婚礼上,身着白纱的如学姐,仿如仙子,美丽不凡,幸福洋溢;也看到新娘新郎一步步走来的成长,看到了如的足迹,遍及台北,新加坡,台大,剑桥,法国,燕园,北京。而我,是到那日才了解,原来优秀谦虚的如学姐,竟然还有一个剑桥法学硕士学位。新娘新郎过来祝酒时,我开玩笑地说起胡适先生的新三从四“德”。新三从:太太出门要跟从,太太命令要服从,太太说错要盲从;新四得:太太化妆要等得,太太生日要记得,太太打骂要忍得,太太花钱要舍得。希望新郎永远好好待如学姐,恩爱地走完一生。婚宴最后一个环节,由亲朋好友送上诚挚祝福,虽然言语各不同,但那些盼望新郎新娘今生今世永远相爱和幸福的心愿,都洋溢在言语之外,洋溢在殷殷祝福的眼神里,洋溢在一饮而尽的酒杯里。最后,由收到新娘花束的我来发言致词:“古诗云,‘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希望这首诗可以见证你们的爱情,也希望你们会永远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