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1年武昌起义胜利,清王朝风雨飘摇,新的共和政体即将诞生。陆费逵意识到社会即将大变,于1912年元旦在上海创办中华书局,藉教科书出版的更新呼应社会变革,塑造国民新知。他与周围满怀文化理想的同道一起努力奋斗,使中华书局在中国近代文化发展史上留下了深刻的烙印。解放前,中华书局聚集了梁启超、周作人、沈从文、徐悲鸿等诸多知名作者和范源廉、田汉、潘汉年、徐志摩等一大批专家学者型编辑,出版了《中华大字典》《辞海》《四部备要》等具有深远影响的图书、500余种新式教科书和《大中华》《中华妇女界》《小朋友》等40余种影响广泛的刊物。新中国成立后,中华书局于1954年从上海迁往北京,逐步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出版基地。1949年至今,中华书局累计出书2万余种,在顾颉刚、钱钟书、季羡林、裘锡圭等各界学者和金灿然、张静庐等专家学者型编辑的共同努力下,编辑出版了《资治通鉴》《全唐诗》《永乐大典》等古代、近代经典文献以及“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历代史料笔记丛刊”等,为学术研究提供了大量基本典籍,积极地推动了学术研究与发展。
本次文献展由中华书局、上海图书馆联合主办,展品包括历史图片、珍稀版本及名人书信手札。上海中华印刷有限公司为展览提供了解放前中华书局印刷厂的部分印刷机械。展览将持续到2012年1月8日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