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这是贺晋年戎马生涯的最后一仗
赣西南地处三省交界,偏远、闭塞、多山,便于土匪藏匿、活动。谁都知道,这里当年曾是著名的红区,也是得益于这种地理环境。而今,盘踞在这里的两大股匪,一是以黄镇中为首的豫章山区绥靖司令部,再就是活动在井冈山地区的惯匪肖家璧。
黄镇中原是红军,变节投敌后,为获得主子赏识重用,疯狂报复,杀人如麻。据《陆军第五十五军大事记》载,自1930年起,他和他的队伍在老区杀害8万多人。赣西南解放前夕,这个魔头率队逃上了翠微峰。
翠微峰又叫赤面寨,位于宁都县城西北10华里,峰立如剑,仅有一石级小路攀登可上。西有王竹寨,北有观音山,均地势险要,三山相连,互为屏障。太平天国时期,周围官僚地主,都逃来这里,太平军围攻数年未下。1931年第26路军宁都起义后,当地反动势力又逃上翠微峰,凭险顽抗。红军首先攻克观音山,又打下王竹寨,再战翠微峰时,云梯架上几次,都被山上滚下的巨石砸坏。红军伤亡太大,就采取“长围久困”战法,在山下四周设立哨棚,5米左右一个,每棚一个班警戒执勤。这样围困半年之后,山上断粮,有的饿死,有的乘黑夜用绳索坠下悬崖逃命。红军乘势展开政治攻势,又经月余,山上守敌才缴械投降。
四野大军南下,国民党人心惶惶,黄镇中不惶。人说“狡兔三窟”,他则是铁了心只有一窟,就是翠微峰。在他的心目中,蒋介石跑去的那个汪洋大海保护着的台湾岛,都不如翠微峰牢靠、保险。
这个赣西南的大魔头狂言叫嚣:“有了翠微峰,就有江西省!”
自太平军没攻下翠微峰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的这处景致,就成了当地反动势力的避难所,在山上不断修筑围寨、工事。眼看着国民党一天不如一天,黄镇中当然也不会怠慢,利用山势,选择要点,修了20多个各种碉堡。山上原有许多天然洞穴,再凿出
一些,有的还互相通连,可藏可打,火力都对准那条唯一的石级小路。重中之重是囤积粮草。他带上山两千多人,搜刮上山的粮食可食用3年,敌机还可以空投,那感觉就是多少年也不愁饿肚子了。临退出宁都前,把兵工厂、发电厂、印刷厂的设备,还有造币机,都搬上山了。上面饭店茶馆戏园子,什么都有,还有监狱。这个魔头就要在这里建立他的王国、乐园,等待配合蒋介石“反攻大陆”了。
48军军长兼赣西南军区司令员贺晋年,轻蔑地一笑:这帮土鳖,你当共产党还像当年,大刀、长矛、步枪,顶多有几挺机枪呀?
比之在东北深山老林里追剿化整为零的“胡子”,对付赣西南这些自动聚集起来的土匪,就容易多了。凭险据守的那些碉堡、山洞,瞄准了不说一炮一个,几炮也轰塌了。
这是贺晋年戎马生涯的最后一仗。首先扫清外围。剿匪专家组织精干的小分队,急袭、突袭。利用降匪劝降,或做向导,直捣匪巢。当然更重要的是发动群众。惯匪肖家璧,就是群众报信抓获的。小分队出击,通常都是夜间,事先搞清敌情、地形,突然包围,一抓一窝。攻打翠微峰出敌意料,突然变成白天。
黄镇中吹嘘10年也攻不破的翠微峰,10小时就拿了下来,这小子也被活捉了。
老将军说,我们48军组建得晚,打的大仗、硬仗也不算多。可有一条我们占先了,拍电影。一个《董存瑞》,再一个是根据翠微峰剿匪拍的《翠岗红旗》。
老将军说,48军这个小兄弟,在这上头“争”了个头名,想起来也怪有意思的。
1950年6月,贺晋年调任东北军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
刘亚楼军职简历: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闽西游击队排长,红4军随营学校学员班长,红12军连长、营长兼政委,红4军3纵8支队政委、12师35团政委、11师政委,红一军团2师政委,1师师长、2师师长。抗日战争时期,任抗日军政大学训练部部长、教育长。解放战争时期,任东北民主联军、东北野战军、东北军区参谋长,14兵团司令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空军司令员,国防部副部长。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