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30:职场方圆
     
本版列表新闻
     
2012年01月17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活多钱少,脾气自然大
可可
  可可(文员)

  因为经常上网购物,经常和快递打交道。下单时,我总是注明“周六周日送货,送货前请和本人联系”。但很多快递想当然地认为,家里应该有人,他喜欢什么时候送来就什么时候送来。十有八九是送到楼下了,摁门铃没人应,才开始打电话。 

  通常对话如下:“你是某某吗?”“是。” 

  “有快递!” 

  “不是说好周六送来的吗?”“你家没人啦(语气愤怒)?”“都出去了。” 

  “那你自己明天来公司领!”随后吐出一串含糊不清的地名,你还来不及记下,他已挂断电话,绝尘而去。 

  领两本书、一盒月饼,也就算了。有次是送马桶,对方也这样,让我到一个城郊结合部的地方领。姑奶奶彻底怒了,打电话到快递公司,据理力争,对方终于答应周末再送一次,但我自己已气得肝儿颤。 

  在某某网购物,有时卖家要求当面验货,可那快递在边上催得你手抖。有次买了套瓷器,48件。卖家说,当场开箱验货,坏一个补一个。外包装是个大大的木头包装箱,找羊角榔头、找钳子,撬啊撬,那快递不停抱怨。48件啊,从景德镇运到上海,谁也保不准不会摔坏一件。我不甘心花大把银子买碎瓷片,只好和卖家说,快递不肯等,能否妥协一下,如果发现有坏的,当晚8时前把照片传给他看。卖家答应了,快递如逢大赦,一溜烟走了。 

  我们看到的是,快递苦啊,累啊,活多得做不完啊,但很少去分析这个行业的内幕。 

  快递业的利益链是这样的:买家下单并付快递费,卖家找物流公司,最后一棒是快递把货物送到买家手上完成交易;而“蛋糕”是这么分的:我们买家付的快递费,卖家截留一块,物流公司拿一块,最后一块给快递员,他们一般拿计件工资。 

  这两年,卖家老给买家“上课”:劳动力成本上升,多交快递费吧。但据我所知,多收的钱,没全部交到物流公司;物流公司增加的那部分,也没全部交给快递员。层层截留,拿计件工资的快递员,只好拼了老命地跑啊跑。这两年,买家出的快递费没少涨,快递员收入可能也没多涨,快递员的脾气当然要长了。 

  快递公司有工会组织吗,有行业协会吗?如果没有,赶紧成立。如果有,这些组织就该发挥作用。由工会出面,和资方协商计件工资、高温费,从“蛋糕”里多切一点给快递员;由行业协会出面,和卖家协商快递费,从“蛋糕”里多切一点给快递公司。活多钱少,脾气自然大。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上海两会特别报道
   第A03版:上海两会特别报道
   第A04版:上海两会特别报道
   第A05版:评论·综合
   第A06版:焦点
   第A07版:特稿
   第A08版:科教卫新闻
   第A09版:民生新闻
   第A10版:社会新闻
   第A11版:中国新闻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广告
   第A14版:早间点击
   第A15版:苏州河上行
   第A16版:广告
   第A17版:国际新闻
   第A18版:国际新闻
   第A19版:广告
   第A20版:国际新闻
   第A21版:文娱新闻
   第A22版:文娱新闻
   第A23版:文娱新闻·艺术
   第A24版:体育新闻
   第A25版:体育新闻
   第A26版:体育新闻
   第A27版:法治视窗
   第A28版:理财·银行保险
   第A29版:股市分析
   第A30版:职场方圆
   第A31版:阳光天地
   第A32版:公众服务
   第B01版:长三角
   第B02版: 长三角/社会·生活
   第B03版:长三角/文化·旅游
   第B04版:广告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旅游·城市
   第B10版:旅游城市/精华路线
   第B11版:旅游城市/游走都会
   第B12版:旅游城市/域外风情
   第B13版:上海闲话
   第B14版:读者俱乐部
   第B15版:读者俱乐部
   第B16版:专版
   第B17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18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19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20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21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22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23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24版:资讯生活·旅游
活多钱少,脾气自然大
无法表示愤怒
与“愤怒的快递”换位思考
多些尊重理解
伸手不打笑脸人
大学生与“快递大叔”
欢迎来帖
新民晚报职场方圆A30活多钱少,脾气自然大 2012-01-17 2 2012年01月17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