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游,学校教育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陶冶性情也好、增长知识也罢,抑或强身健体、开阔眼界,这样的收获,学生们真能切身感受到吗?校方在组织集体户外活动时,又会有哪些愿景与顾忌呢?
带着“课题”而非纯玩
在很多人的童年记忆里,快乐的春游总有一个不那么快乐的结尾——一篇应景作文。如今,部分学校开始尝试用更多元的方法,帮助学生从校园之外汲取养分。
“不要让孩子带着压力出游。”闸北区和田路小学校长张军瑾认为,让孩子轻装上阵,老师要做好充足准备,将所见所闻变成学生的真正所得。在和田路小学,无论是春游、秋游还是社会实践活动,老师都会在之前事先踩点,设计符合不同学生需求的“学习活动单”,让同学们带着任务出发,回到学校后再参与后续活动。同学们曾经带着设计“未来城市”的任务,从城市规划馆中寻找灵感,回校后用画笔、文字、模型等多种形式表达心中畅想;曾在逛完公园后,交出一份份植物或者动物观察报告;工业游归来,学校又请来企业家进校园普及相关科技知识。
此外,张校长也建议老师们,利用出游机会,提升学生的生存和生活能力。例如,出游前,不妨给每个孩子分派不同的任务,你当环保员,我当大巴管理员,回校后,一起谈谈自己的任务完成得如何;也可以要求学生以小队为单位,挑战指定任务,潜移默化地培养孩子的人际沟通能力。
吃穿细节皆须安全
乘坐电动船不愿意穿救生衣,玩大型游乐设施前忽视安全提醒通知,在人多拥挤的场所放风筝,追逐打闹被树枝划伤或者被固定树木的绳索绊倒……出行原来是件开心事,但如果不勒紧一根根安全的绳索,出现任何一点闪失,都可能对学生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
“一方面,老师要事先去春游地点实地考察,充分做好预案,另一方面,家长和老师也要配合,为孩子做好后勤。”徐汇区紫薇实验幼儿园园长张爱莲提醒,出行前,首先得给孩子选择合适服装。去公园,女孩别为了好看穿裙子,长袖裤装和没有鞋带的运动鞋才是最佳选择,既行动方便,还可避免昆虫叮咬。春季早晚温差大,给孩子带上一件薄外套很有必要。很多孩子盼望春游,因为那天可以装满满一书包好吃的零食,但是,张园长发现,每次春游总有孩子吃坏了肚子。对此,她建议家长,一定要注意食品的新鲜和卫生,例如,容易变质的肉类和熟食应该排除出春游食谱。出门在外洗手不便,免洗洗手液和湿纸巾也应当必备。
张园长还强调,更重要的是提高孩子的自我保护能力,对低龄的孩子来说,这点尤为重要。“一定要让孩子记住家庭地址、父母的联系方式,如果遇到困难,要及时向可信赖的路人求救。”她还建议家长,对孩子的安全教育不能只是在出游前搞突击“培训”,而应该贯穿在日常生活中,丰富孩子的生活经验,让孩子学会识别各种路标、指示牌、信号灯。
张军瑾校长也表示,随着孩子年龄增大,自由活动时间增多,走散的危险也增加了。当孩子们几人结伴出行时,除了叮嘱他们学会互相关照和保护,最好保证每个小队有一部手机,万一和大部队走散,要能及时联络上。
尽量避免重复出游
说到春游,有个问题常常令师生们作难。那就是地点的选择。现代职校的小顾同学说:“从幼儿园一直到高中,每年的春游和秋游,少说也已经二十多趟了,上海的景点该去的几乎已经玩了个遍了,每次最怕听到重复。”但教育管理部门一般会要求学校特别是小学和幼儿园,不要组织跨市的“远游”,这就更限制了活动地点的挑选范围。
上海的景点大多以人文景观为主,自然景观相对较少,而踏青春游的最佳选择,应是以野外、野趣、野营为主,这对本市学生来说,真有些奢望。行知实验中学校长杨卫红说:“我们对初中和高中学段的春游作了整体安排,比如,初中四年里可以保证春游活动的地方绝对不重复,这样就可以让学生有一定的‘新鲜感’。”在这所学陶先进学校,每年都会组织高二学生去南京祭扫陶行知墓,这已经成为一项春游的“保留节目”,而今年其他年级同学则安排去了鲜花港。
“如果是出上海市区的春游,我们会按规定向区教育局申报。”杨校长说,其他年级组织出游,也会向家长发征询单,请家长签字确认,“当然,作为学校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春游,我们每次都会确定一些主题,寓教于乐。”
“亲子游”也有利有弊
孩子春游带上家长?是的。不知从何时起,一些幼儿园兴起了以“亲子游”为名的孩子、家长共同随班外出春游的集体活动。家长白女士说起了最近的一次经历。那天,她跟着上大班的女儿一起去东方绿舟,虽说只去了一个年级两个班的孩子,但却包了三辆大巴,因为约有三分之一的家长参加,有的是爸爸相伴,有的是妈妈随行,还有的则是祖父祖母形影不离。白女士说,没想到,一上车老师就给她分配了任务,“包干”带好班上的其中两名女生。“仅半天工夫,我就觉得简直比上班还累。三个小家伙在公园里东奔西跑,我必须始终高度警惕,生怕丢了一个,摔了一个,还要跟在后面大呼小叫地时常提醒他们注意这注意那。”白女士说,本想给自己女儿多拍点照片的,可真是一点空闲都没有。
据一些幼儿园老师说,之所以要搞“亲子游”,其实可以省去老师的很大负担,至少,安全系数有了很大提高。
普陀区太山新村幼儿园园长吴莹说,“亲子游”有利有弊,可以让家长在班集体活动中观察孩子的行为习惯,也便于老师发现问题后及时与家长沟通。但园方现在已经不组织“亲子游”了,因为幼儿园实行“一费制”,不能向家长收取活动费,而且,有些家长也难以请假,请祖辈一起外出,老年人的安全问题,也不是幼儿园所能担保得了的。
本报记者 陆梓华 王蔚